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誰是考古學家

小小心理測驗──你的「考古學家」型人格

考古學家的特質及訓練

不論你具有什麼人格特質,當一位考古學家,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有完備的考古學訓練。這包括考古學的理論及田野工作。要當一位優秀的考古學家,這兩者同樣重要。

與其他學科相較,考古學更強調田野訓練。考古田野工作有一套科學的程序和方法,但是一個優秀的考古學家不只是熟悉方法而已,考古學家的隨機應變與經驗,也會影響田野工作的順暢與否。所謂「一進田野,一切未知」,地底下的遺址在未打開之前,保存著什麼實在是難以預測的。例如,經常有考古學家笑著提到:每每在田野時間快結束、時間最緊迫時,最難處理、最需要花時間發掘的人骨墓葬總會突然出土!或是颱風積水、發掘到一半地下水源源不絕,這些突發狀況都是常有的事。這些變化考驗著考古學家的專業及應變能力。此外,考古田野工作如同作戰一樣,要先有周全的計畫和準備,也需要帶領一支考古隊,長期在野外工作,不僅日曬雨淋、有時還要被小黑蚊群起攻擊。因此一位優秀的考古學家也要有良好的體力、領導力和社交能力。

田野工作的內容及策略與考古學家所採用的理論有關,若沒有考古學理論和知識作為田野工作的基礎,考古就只是「技工」而已。除外,考古學的研究與分析經常要仰賴其他學科。像是台灣的考古學家,最常合作的對象就是地質學家。考古學理論上,就經常與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密不可分。因此,考古學家除了要隨時充實自己的考古學新知識,還要時時留意可應用於考古學的新技術,或是其他學科理論對考古學研究的影響。

 

臺灣考古學家名人榜(按姓氏筆畫排序)

石璋如(1928-2004)

中國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曾參與中國殷墟的發掘。戰後來台,繼續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從事殷墟研究。被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美稱其為「一生唯一念」,形容他將一生都奉獻給殷墟的研究,出版《殷墟發掘員工傳》,並有一本關於石璋如先生的《石璋如先生口述歷史》1

李濟(1896-1979)

人稱「華人考古學之父」、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畢業,是第一個攻讀人類學的華人。他學成歸中國後,便在1926年主導山西西陰村的考古發掘,是第一個由華人主持的考古發掘工作。1928年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後,受到董作賓與傅斯年的邀請,他也加入了重要的殷墟發掘2。中日戰爭爆發後,他擔下保護史語所考古文物的重責大任,並且在隨之後的國共內戰,帶著重要的考古文物一起到了臺灣。除繼續殷墟的研究外,他也承繼日本人在台灣的研究工作。1949年創立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並擔任第一位系主任,繼續培育臺灣本地的考古人才。不管在臺灣,或是在中國,他都是極為重要的考古學家。

李光周(1940-1987)

為李濟的養子。在1970年代留學美國,當時正逢美國「新考古學」概念引領風潮,因此在李光周學成歸國後,便將此一概念帶進台灣,並嘗試在墾丁國家公園的發掘嘗試了這個理論概念。他認為:「新考古學的研究就是要讓地下不會講話的資料,透過分析而說話!」1982年他就任人類學系系主任,致力於改善人類系的硬體設備,以提供更佳的學習環境;另外增開5門關於新考古學的課程,對臺灣的考古學生培育尤為重要3

宋文薰(1924-2016)

臺灣第一位本土考古學家。留學於日本的明治大學,並在回國後就讀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期間跟著日本學者國分直一學習、調查,一直到戰後國分離台。他繼承了日治時期的臺灣考古學,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1963年至1965年間與美國耶魯大學張光直共同進行臺灣史前考古發掘,包括重要的鳳鼻頭和大坌坑遺址。1968年和地質學家林朝棨在八仙洞發現了臺灣第一個舊石器文化:長濱文化。1980年與連照美帶領人類學系師生在臺東卑南遺址進行長達8年的考古工作。1994年退休,成為臺大人類學系名譽教授4。是臺灣考古學的大家長,深深影響考古學界。2012年受頒第二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終身成就獎。2016年,日本政府之外國人敘勳,原訂4月29日公布臺灣由宋文薰獲頒「旭日中綬章」,然而他不幸於4月27日驟逝,因此在5月21日告別式中,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特別追贈勳章並宣讀勳績5

何傳坤(1945-2015)

體質人類學家、考古學家;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學、動物考古、生物人類學等。臺大人類學系畢業後赴美取得人類學博士後回台,1993年起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擔任人類學組主任、也在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等任教。長時間將研究精力投入到台灣中部的史前文化研究,他也是澎湖海灣化石研究的先驅6

高去尋(1910-1991)

國立北京大學史學系畢業。為李濟的弟子,隨同他參與殷商考古。戰後持續在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張光直(1931-2001)7

臺灣文學作家張我軍之子,同時也是李濟的愛徒;是國際知名的臺灣考古學家,其研究領域包括聚落考古學、臺灣與東南亞的考古學、中國考古學、區域的互動、文明進程的差異等等。他於臺北建國中學在學時,經歷二二八事件,且因「四六事件」而在1949-1950年受到牢獄之災。他說:「我在當時坐了一年的牢,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出來以後,對人之為人發生了很大的興趣。」因此經歷,他出獄後1950年考取臺大人類學系,開始投入「研究人類」的一生。這段經歷可見其自傳《番薯人的故事》。臺大畢業後,他赴美取得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博士,並曾就任耶魯、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也是美國哈佛大學和臺大人類系在1960-1970年代合作的重要推手;推動了人文與自然科學的整合研究,深深影響臺灣的學術發展。張光直先生的學術成就使其獲得許多榮耀,於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9年及1980年分別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與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1988年在中央研究院成立臺灣史田野研究室。積極進行臺灣田野史料之蒐羅、保存和研究,並培養臺灣史研究之人才。1996年獲頒美國亞洲學會終身傑出成就獎。

陳伯楨(1973-2015)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考古學博士,學成後於臺大人類系任教;因其認真教學、幽默且與學生亦師亦友的相處方式,深受學生喜愛。在教學與研究並進,其專長為中國考古學、歷史考古學、古代鹽業、區域互動及量化分析。8執行與中國成都市考古文博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華盛頓‧聖路易大學人類學系,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osten考古學研究所的共同計劃。在成都平原進行一個多年期的地表調查,試圖了解成都平原自新石器時代寶墩文化至青銅時代三星堆文化的過程中社會複雜化的情況;並於2013年發表相關成果。另外,也進行關於離散人群、製鹽生產與交換、消費、南島語族、臺灣的民族學研究等相關的研究。

盛清沂

於1960年代,在臺灣北部、東北部、桃竹苗等地採集並記錄下大量的遺址;發表了〈臺灣省北海岸史前遺址調查報告〉、〈宜蘭平原邊緣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北縣大安寮土地公山遺址發掘報告〉等調查結果9

董作賓(1895-1963)

中國的文史學家,調查洛陽石經、殷墟甲骨文,並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開啟殷墟十年的考古工作,並成為為甲骨文大師。戰後來台,持續在中研院史語所擔任研究員10

劉斌雄(1925-2004)

1947年進入臺大歷史系求學期間,接觸國分直一,因此與宋文薰經常跟著國分到處調查,也參與考古發掘工作。臺大畢業後,雖主要進行民族學的研究與工作,但也進行遺址的調查和發掘,如《日月潭考古報告》、臺北土地公山遺址、臺北大坌坑遺址、臺中牛罵頭遺址11


  1. 參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頁面
  2. 參考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蘭文里撰文,〈幾張照片談李濟〉
  3. 尹建中(1987)〈念新考古學開拓者—— 李光周博士〉,《人類與文化》(23):11-12。
  4.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宋文薰
  5. 中央研究院地子報本院故院士宋文薰先生獲日本追贈「旭日中綬章」
  6. 張鈞翔(2015)〈敬悼何傳坤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第331期
  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張光直—生平紀要
  8. 台灣大學 個人網頁空間葉長庚、蔡念儒〈追思陳伯楨老師—史前館「科學的考古學」研究規劃者〉,《發現史前館電子報》第303期
  9. 參考: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盛清沂
  10.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甲骨文宗師—董作賓鑿破鴻蒙 - 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周年特展
  11.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劉斌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退休研究人員—劉斌雄
最後更新日期: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