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發現史前電子報

~
總筆數:301
期數 當期主題 發行日期
536
  • 「聖堂光影」—一場透過教堂建築串起信仰與部落連結的特展
  • 猜猜我是誰──動物考古學教育推廣
  • 歷史的背後是人的互動:記2024內本鹿戲劇營心得(下)
2025-04-01
535
  • 玩藝術‧學思考‧探索博物館—咱攏是藝術家(lán lóng-sī gē-su̍t-ka)營隊(下)
  • 當考古遇上燒腦:記2025年布農鞣皮工藝(malka-uni sapa)館際合作與國際交流(下)
  • 歷史是互動下的選擇:記2024內本鹿戲劇營心得(中)
2025-03-15
534
  • 玩藝術‧學思考‧探索博物館—咱攏是藝術家(lán lóng-sī gē-su̍t-ka)營隊(上)
  • 當考古遇上燒腦:記2025年布農鞣皮工藝(malka-uni sapa)館際合作與國際交流(上)
  • 歷史是互動下的選擇:記2024內本鹿戲劇營心得(上)
2025-03-01
533
  • 攜手同行,共創未來——「視障者與明眼人共融共遊」活動幕後規劃理念與輔具設計教案背後的故事
  • 從一隻叫「沙西米」的魚看國際博物館協會對環境永續的倡議
  • 帶著故事探險盒,一起認識你腳下的臺灣:2024史前館X東大兒文所合作計畫「學習背包設計」
2025-02-15
532
  • 談「考古現場」的史前「生活面」
  • 「食。器:南島主題工作坊」的陶器切片分析研究
  • 吉納比的冒險:2024史前館X東大兒文所合作計畫「學習背包設計」
2025-02-01
531
  • 「食。器:南島主題工作坊」的飲食與器皿探究
  • 性別與照顧-史前館「情緒面具」藝術系列活動的再思考(下)
  • 為博物館創造多元學習體驗:史前館X東大兒文所探索學習背包館校合作計畫
2025-01-15
530
  • 眾志成城的展示─「千年俯瞰400:走向西拉雅族的原住民族考古」特展
  • 性別與照顧-史前館「情緒面具」藝術系列活動再思考(上)
  • 以「彩虹線」編織:冰島國家博物館的酷兒歷史敘事
2025-01-01
529
  • 讀部落「為長青『喝彩』一重建傳統領域的河川故事」
  • 卑南族的傳統織布技藝:tenun
  • 卑南遺址公園第一條防洪步道
2024-12-15
528
  • 文化平權、共融發展:卑南遺址公園定向闖關活動「心」體驗
  • 隱藏在博物館的伸展台──「留言‧穿說‧再創造」特展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感受展覽與館員帶來的訊息與力量(下)富有mana的Bishop Museum
2024-12-01
527
  • 「微觀」史前卑南聚落的考古發現
  • 山谷中的鑽石-露西50周年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感受展覽與館員帶來的訊息與力量(中)Bishop Museum「大洋之紅」特展的意涵
2024-11-15
526
  • 博物館手演──2024年史前館展廳沈浸式手語戲劇展演
  • 做為多義存在的物件──重讀布農族木雕年曆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感受展覽與館員帶來的訊息與力量(上)Honululu Art Museum
2024-11-01
525
  • 生物人類學的生物側寫手段──骨骼與年齡鑑定
  • 當代考古學展示廳先鋒任務:東京都埋藏文化財中心拜會紀要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馬克薩斯群島的展台與舞台(下)
2024-10-15
524
  • 石頭裡蹦出來的不止孫悟空:臺灣原住民族的人類起源傳說
  • 從青森「三內丸山遺跡」探討現地遺址公園的展示
  • FestPac Hawaiʻi 2024 X史前館連線——馬克薩斯群島的展台與舞台(上)
2024-10-01
523
  • 當鳥居龍藏百年手稿與南排灣當代文化復振相遇
  • 英國愛丁堡大學返還牡丹社事件原住民遺骨案:國外篇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夏威夷考古踏查之神廟篇
2024-09-15
522
  • 從陶到瓷
  • 英國愛丁堡大學返還牡丹社事件原住民遺骨案:國內篇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夏威夷考古踏查之魚塘篇
2024-09-01
521
  • 太平洋島民的天然災害:氣候變遷與調適
  • 為何大英博物館要開放數位化藏品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方式:從生活議題切入的思考(下)
2024-08-15
520
  • 文化的理解?還是誤解?從鳥居龍藏的蘭嶼調查談起
  • 偷盜小米的英雄神話
  •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方式:從生活議題切入的思考(上)
2024-08-01
519
  • 來自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村潘辛上家族的馬卡道文物捐贈
  • 史前卑南大解密──卑南遺址公園校外文化體驗活動
  • 山崩與同震變形
2024-07-15
518
  • 臺灣史前航海王──到史前館看澎湖玄武岩
  • 排灣族內文舊社踏查之初探
  • 2023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探索、學習與成長的博物館實習之旅
2024-07-01
517
  • 特殊教育學校體驗南島文化的好去處
  • 從民族共生的意義談日本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
  • 2023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認識考古
2024-06-15
516
  • 還以為走進了夜店,原來是「微觀.史觀」考古特展!
  • 史前陶器的百步蛇紋── 卑南遺址及上里遺址的考古發現(下)
  • 2023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實習了43天,留下些什麼?
2024-06-01
515
  • 博物館日超展開──「進入書書果實世界」市集在史前館!
  • 史前陶器的百步蛇紋── 卑南遺址及上里遺址的考古發現(上)
  • 2023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步入社會前的充電之旅
2024-05-15
514
  • 史前館南島廳中的「沙西米」鮪魚空罐拼接作品介紹
  • 博物館是我的舞台—豐田國中X博物館戲劇導覽計畫
  • 2023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獲得人生的養分
2024-05-01
513
  • 尋找〈編號27〉背後的無名者:談《月亮的名字》漫畫出版
  • 動物也要考古?(下)
  • 2023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解答、學習、磨練
2024-04-15
總筆數:301
每頁筆數:24
頁次: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