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考古大事紀
年代 | 事蹟 |
---|---|
1896 | 粟野傳之丞在臺北芝山岩拾獲石器,被認定是臺灣考古的開始 |
1897 | 伊能嘉矩及宮村榮一,在臺北圓山發現含有石器、骨器、陶器之貝塚。 |
1897 | 鳥居龍藏先後四次來台,深入離島山地等「蕃界」地區調查,留下許多珍貴的資料。 |
1928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前身,「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設立,開始比較有系統有組織的考古工作。 |
1930 | 移川子之藏、宮原敦、宮本延人在墾丁從事三次發掘,墾丁因此成為臺灣第一次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的遺址。 |
1938 | 淺井惠倫、宮本延人、金關丈夫調查並發掘埔里的大馬璘遺址。 |
1943 | 鹿野忠雄發表「臺灣先史時代之文化層」,可說是日據時代臺灣考古成果的總結。他將臺灣史前文化分為七個文化層,並推論臺灣史前文化的基底是來自中國大陸東南。 |
1945 |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發掘卑南遺址。 |
1945 | 日本學者陸續離開臺灣,臺籍學者承續日本學者的研究工作。 |
1949 | 戰後金關丈夫、國分直一持續在臺灣,帶著國立臺灣大學史學系學生何廷瑞、宋文薰、劉斌雄三人,四處調查。直到1949年返回日本1。且以李濟為首的一群學者,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當時剛成立的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為基礎,接續日人的考古工作。 |
1953 |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考古人類學刊》創刊,發表許多臺灣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等研究成果。 |
1956 |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設置碩士班。 |
1957 | 地質學家林朝棨確認並發現八里區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有一個,史前的煉鐵遺跡,定名為十三行遺址。 |
1958 | 盛清沂發現大坌坑遺址。 |
1961 | 宋文薰發表「臺灣的考古遺址」,文章通篇介紹了臺灣的史前遺址、遺址分布、遺址類型和調查方法等考古學知識。算是較早的考古學總論。 |
1964 | 宋文薰及張光直兩位先生分別代表臺大及美國耶魯大學,以科際合作的方式進行一個臺灣史前史研究計畫。此舉為臺灣史前文化增加了許多新資料,並且也引進了西方先進的考古學概念和方法。由張光直主持發掘了大坌坑遺址;且在1965年發掘了鳳鼻頭(中坑門)遺址,確認大坌坑文化、繩紋紅陶文化、夾砂紅、灰陶文化等多個不同文化之文化層。 |
1965 | 宋文薰發表「臺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是臺灣首次利用放射性碳十四方法,所測得的遺址年代定年。 |
1968 | 宋文薰和林朝棨率領臺大考古隊在臺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首次發現臺灣的舊石器時代文化。 |
1970 | 臺南市左鎮區菜寮溪被化石收藏家採集到一片頭骨;1971年又採得一件頭骨。1976年頭骨經日本學者用氟錳濃度定年法,得到約有2萬至3萬年的結論,並正式發表了研究報告,說明至遲在距今2至3萬年前,臺灣島上已經有人類居住。因此被命名為「左鎮人」,成為眾所周知臺灣最早的人類2。 |
1972 | 由張光直先生主持,中美共同出資合作,進行為期四年的「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史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畫」。這個計畫聯合了考古、民族、地理、地質、土壤、動物、植物共七個學科,調查研究濁水溪及大肚溪流域的古今人地關係。這個計畫為臺灣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的年代及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也引進了新一輩的考古學者投入臺灣考古的工作,自此之後,考古學在臺灣的研究方向遂漸由中國大陸地區轉變為臺灣地區。 |
1978 | 由高業榮教師與魯凱族人於高雄市濁水溪口上游發現第一號萬山岩雕,並且由當地部落賦予的名稱命名之。此後發現第第四號岩雕。計有4處共10塊岩石上有人為刻痕,萬山岩雕形成一岩雕群。萬山岩雕圖案母題具有族群文化發展的高度價值,且為國內目前唯一的大型雕刻遺址,具有其特殊性,其創作年代仍不明,但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指定為「考古遺址」一類。 |
1980 | 南迴鐵路臺東新站工程,在卑南遺址範圍內挖出大量的卑南文化遺物,從此揭開卑南遺址大規模的發掘及卑南文化的研究,工程建設及遺址保存的兩難問題從此逐漸浮上檯面。 |
1981 | 南投縣曲冰遺址進行發掘,是臺灣首次發現的高山聚落遺址,出土大規模的石板家屋。 |
1982 | 《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公布實施,此後保護遺址及文化遺物、遺跡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
1987 | 清華大學設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在1998年正式獨立出。 |
1989 | 臺北八里污水廠工程大量破壞十三行遺址,開始大規模的搶救考古。並在媒體和考古學家的震耳疾呼下,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的事件,引起民眾注意,搶救遺址的議題一時蔚為討論。 |
1990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成立。 |
1990 | 在劉益昌的倡導下,結合數十位臺灣考古工作的年輕參與者,共同成立「田野考古學會籌備會」,並編輯發行《田野考古》期刊,凝聚共識,為逐漸成立自身的專業學會邁出第一步3。 |
1994 | 中研院大力推行「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歷史語言研究所也提出一些相關的考古計畫。這些計畫標示了臺灣考古學界從本土研究邁向國際化的轉變。將臺灣的考古地位放在整個東南亞區域網路(含中國大陸東南)中衡量。 |
1996 |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正式招生。 |
1997 |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設置博士班;成為全國第一個提供學士至博士完整學程的人類學教學研究單位。 |
1998 | 宜蘭縣冬山鄉的丸山遺址,因為私人靈骨塔施工,而進行大規模搶救發掘。遺址保留了宜蘭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樣貌,是研究北臺灣、東台灣互動的線索。且丸山考古遺址是少數在考古及鄉土教育的施行上,在發掘現場規律性進行考古教育的案例;獲得在地社群相當的支持;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少數私人主動願意與地方政府合作、提供部分經費,請考古學家入駐的搶救發掘4。 |
2002 | 臺灣第一座國立考古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館,考古學家的發現及研究成果藉由博物館得到更好的保護及發展,也分享給更多人,並提供觀光及文化產業的商機。 |
2002 |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設置人類學系;2008年停止招生。 |
2003 | 暨南大學設置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 |
2004 | 學界中分散全國各處的教研博館等學術機構共議,之後逐年共同舉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前後主辦單位包括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與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大體涵蓋當時臺灣地區主要與考古學相關的教學、研究、典藏機構5。 |
2005 | 考古遺址的地位在《文化資產保存法》中,從「古蹟」的範疇獨立為「遺址」 |
2006 | 八仙洞、卑南、鳳鼻頭(中坑門)、圓山、大坌坑、十三行考古遺址被指定為「國定遺址」,共六處國定考古遺址。 |
2008 | 高雄市萬山岩雕群遺址被指定為「國定遺址」,為國內第七處國定考古遺址。 |
2009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隊進行為期三年,「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發現了10處新的洞穴,與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遺物。透過洞穴中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使用的「火塘」。經過定年,確定了年代超過二萬年,是迄今臺灣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是臺灣史前史的重大發現。 |
2011 | 2011年發現亮島島尾遺址。遺址內的貝塚分佈廣泛,出土了二座人骨墓葬。因保存良好均成功採集古DNA樣本及獲得有效的基因序列,分別命名為「亮島人1號」及「亮島人2號」,經判定分別為男性及女性,而年代為距今8,200與7,600年前。是目前亞洲大陸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最完整的古代人類基因序列,也是我國目前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在學術研究史上有重大意義。 |
2012 | 交通部公路總局進行蘇花改工程時意外發現了漢本遺址;同年進行搶救發掘。出土煉鐵遺跡、祭祀場所、人骨墓葬與大規模的聚落、家屋;確認了三個時期的文化層。 |
2013 | 左鎮人頭骨新定年。國立臺灣博物館將左鎮人頭骨送美國BETA經碳十四定年測定後,為交叉比對定年結果,2015年又送澳洲國立大學,確定左鎮人頭骨距今僅約3,000年,改寫了臺灣史前史6。 |
2016 | 因為公民團體的使力,使得國家重大工程與遺址保存的議題再次引發關注。因為民眾的大力支持與意見,宜蘭縣Blihun漢本遺址被指定為「國定遺址」,為第8處國定考古遺址。是臺灣第一個含有原住民語的國定遺址。 |
2017 | 臺灣考古學會正式成立。 |
2018 | 宜蘭縣丸山遺址被指定為「國定遺址」,為第9處國定考古遺址。 |
2019 | 南投縣曲冰遺址被指定為「國定遺址」,為第10處國定考古遺址。 |
2019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正式開館,保存並展示南科園區長達5,000年之史前文物及情境復原。 |
2021 | 連江縣亮島島尾遺址被指定為「國定遺址」,為第11處國定考古遺址。 |
-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1954)〈台湾先史考古学における近年の工作〉,《民族学研究》18/1-2,頁67-80。
- 邱鴻霖(2016)〈左鎮人的再研究與臺灣舊石器時代的新觀察〉,《臺灣博物季刊》35(4):12-25。
- 台灣考古學會,學會緣起。
- 江芝華《丸山考古遺址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報告》。
- 台灣考古學會,學會緣起。
- 邱鴻霖(2016)〈左鎮人的再研究與臺灣舊石器時代的新觀察〉,《臺灣博物季刊》35(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