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臺灣史前史廳

三萬年來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人的故事

臺灣的歷史不只400年!約30,000年前在臺灣東部的海蝕洞穴就有人群活動的蹤跡,史前史於此展開。考古學者依據人群製作工具的材質與技術,將史前史分成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以及鐵器時代,而開始有文字紀錄的時期則稱為歷史時代。

臺灣是個開放的海島,隨著周遭地區航海技術及生活工藝的進展,不斷有人群在島內外往來、交流,帶進新的文化元素,同時也融入在地發展,最終結合、創造出獨有的臺灣文化。

臺灣史前史廳述說自30,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綿延至500年前步入歷史時代之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人群的故事。

展示規劃

展示廳空間為口字形,規劃內外兩條並進的敘事軸線順時針參觀,在外軸線依序呈現史前臺灣的發展時序,並強調不同時期的技術革新及重要轉變。第一展區以冰期末期的動畫、人群遷移及打製石器場景為展示核心,說明舊石器時代臺灣的環境與人群活動的遺跡;第二展區透過「海風」藝術品與農耕、漁獵場景的復原,呈現新石器時代移民的到來,帶入新技術與生活方式。

第三展區橫跨兩個空間,展示設計以黑與紅的意象對比,以及燒陶、聚落與墓葬場景復原,傳達新石器時代晚期黑陶與紅陶呈現臺灣西部、東部的文化差異;其中的第四展區則展示臺灣國寶與玉器工藝;第五展區以多媒體互動裝置,搭配風格變異的陶器、高溫工藝遺留,說明鐵器時代新一波生活型態的改變;第六展區透過展示在地製造與外來進口的出土遺留,呈現500年前島內外人群熱絡的交流與互動。

展示廳內軸線的文物廊道,陳列著各式史前人群使用的器物,相同功能的器物可能因為不同時間或地區而出現形制的差異。從內外兩軸線的軌跡可以發現,區域之間的互動及人群的遷移在史前時代早已頻繁熱絡,島嶼臺灣並非孤立小島,而是眾多人群移動或交流的據點。

六大展區

 

臺灣史前史廳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