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圓山文化


撰稿者
尹意智
內容

圓山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是繼大坌坑文化、芝山岩文化之後出現在北部台灣的文化,主要遺址有圓山、大坌坑、關渡、芝山岩、慈法宮等,所發現的遺址至今所知大約有二十個,大致分佈在新店溪及淡水河的河岸階地及台北盆地邊緣。

這個文化和大坌坑文化不同,主要特徵為富有區域色彩的石器、陶器、骨角器。石器的類型很多,有磨製大鏟、磨製有頸大鏟、打製大鏟、有角大鏟、平凸面大鋤、匙形大鋤、有頸扁平大斧、磨製大錛、打製大錛、柱狀大錛、各種磨製的小型錛、斧、鑿、鋤形器及有段石錛、有肩石斧、球形器、槌形器、網墜、器蓋、砥石等。比較特別的是,圓山文化的有段石錛,在台灣其他地區較為少見。此外,在圓山文化裡還發現一些精美的玉質裝飾品,如玉玦、玉環、玉佩等。其中帶有四個凸起的玉玦,以及人形玉佩等和東海岸卑南文化出土者並無兩樣,說明這兩個文化可能並存過一段時間(黃士強、劉益昌,1980),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互動關係。

陶器則絕大多數為淺棕色素面陶,拍墊法手製,在陶土中有意摻和了人工打碎的安山岩粒或天然的沙子,火侯較高。大多為素面,部分有網紋施於腹部,但為數不多。器物除腹之內部外,全面抹平,有少數的陶片,表面打光。大多數器物的外表及口的內部,可能均塗有褐色陶衣。陶器的器蓋或把手上有可能是符號的捺點紋,這是圓山文化陶器上的一個明顯的特徵。最常見的器形是罐,有圈底罐、圈足罐。此外有盆、瓶等。罐上常有一對由口緣到肩上的豎立把手,此外雙口圈足罐及多口形罐,器形獨特,造型優美,不見於其他文化,為圓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圓山文化的遺址多數有貝塚,貝塚中出土大量的貝類、獸骨、鹿角及廢棄的骨角器,石器和陶器。由發掘資料可得知當時人是以魚獵和農耕為生。在附近的河湖捕魚、撈貝,在林野中狩獵,並種植農作物以維生。死後埋葬方式在圓山貝塚發現的是仰身直肢葬;從墓葬知道圓山文化人在生前有拔齒的習慣,在芝山岩遺址除發現有仰身直肢葬,尚有甕棺葬。

圓山文化經由長年的研究與累積,現被劃分出三個不同的類型,其分佈區域遍佈整個北臺灣,主要有:圓山類型、土地公山類型與福隆國小類型。圓山類型與圓山遺址為主;而土地公山類型為圓山文化晚期適應丘陵地區而發展出來的新文化,其分佈範圍從板橋到大溪之間的大科崁溪右岸,景美到坪林之間的新店溪流域,和台北盆地的東南側;最後,福隆國小類型則主要為東北角發展出來的特殊類型。

參考來源
1、宋文薰(1991)〈圓山文化的多口陶罐〉,宋文薰編《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上)》,台北:正中書局,頁1 – 24。
2、黃士強、劉益昌(1980)《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台北:台灣大學人類系,頁60 – 61。
3、劉益昌(2000)〈圓山文化年代檢討-兼論台北盆地史前文化變遷〉,周惠民主編《北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1 – 111。
4、資料庫連結:http://www.culture.gov.tw/02-24/html/Chapter_A/Chapter_A_2/chaper_a_2_section03.htm。
資料來源
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