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稠子文化
牛稠子文化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南部史前文化,年代大致在5000 – 3400 B.P.左右。在史前文化的分類上,又可歸類為「繩紋紅陶文化」或「細繩紋陶文化」。
牛稠子文化可能繼大坌坑文化發展出來,其在南部分佈甚廣,遺址的數量亦多。主要遺址有台南縣仁德鄉牛稠子、永康鄉網寮、高雄市桃子園、覆頂金,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阿蓮鄉大崗山,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鵝鑾鼻,澎湖縣吉貝、赤崁、良文港、竹篙灣等。這些遺址出現的遺物並不盡相同,而以臺南、澎湖的與高雄、屏東出土的器物之間的差異最大,因此學者把牛稠子文化分為二類型:牛稠子類型和墾丁類型,前者分佈於臺南、澎湖,後者分佈高雄和屏東。
牛稠子類型的陶器較為單純,常見的為罐、缽兩種器形,有的帶有圈足或器蓋。罐的口部形狀以低矮頸者為典型亦有外緣帶有一圈突脊高領者。罐為中小口鼓腹罐,不少為折肩。陶器呈紅褐色,手製,含細砂,自頸或肩部以下施有繩紋,亦有素面者。陶環的數量也不少,有些為黑色。此外亦有紡錘。石器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斜刃石斧、石錛、石矛、石鏃、網墜、石刀等。
墾丁類型的陶器種類繁多,除了罐、缽之外,瓶、豆、鼎、盤等亦有發現。罐的形狀和牛稠子類型大致相同,其口緣帶有一圈突脊者數量較多,肩常為折肩。瓶為細長頸、大腹、圜底瓶。豆帶有高足圈、圈足上帶有長方形或橢圓形之鏤刻,上部常為敞唇的盤或缽。在墾丁的遺址發現不少圈足,其上帶有刻畫紋。此外,發現有陶環、陶紡錘、陶環常以黑陶製造,有的帶有劃紋。
石器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石錛、石鑿、石矛、石鏃、網墜、靴形石斧等。此外還發現到貝器,如貝刮器、貝環、貝珠等。磨製石斧有舌刃和斜刃二種,斜刃石斧在牛稠子類型中亦常見。墾丁類型之石刀較為少見,有靴形石斧,牛稠子類型有石刀,但迄今未發現到靴形石斧。
在墾丁遺址的陶器上,發現了豆類以及稻殼的印痕,使我們知道當時已經種植這些作物。墾丁得鵝鑾鼻遺址並發現了石棺群,葬式為仰身直肢,並有拔牙情形。棺內還隨葬有罐、缽、瓶、豆、及珠、環等裝飾品。
牛稠子文化的這兩個類型,基本性質是相同的,至於它們之間的差異,可能是屬於地域性的,而非時間性的。在時間上二者大約同時,在牛稠子遺址稍晚的貝層中所採的貝,測出年代為3525 + 70 B.P.(校正後為3395B.P.);墾丁遺址的碳十四年代為3900 B.P.左右(矯正後為4000 B.P.);另外,也有學者認為在南端的鳳鼻頭由於陶器形制較為精細,建議增列「鳳鼻頭類型」(臧振華:1990:3)。
牛稠子文化與中部地區的牛罵頭文化,無論在陶器的形制與紋飾都有相同之處,年代亦大致相若。學者們認為,它們可能都是從大坌坑文化演變發展而來。
2、黃士強、劉益昌(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台北:台灣大學人類系,頁67 – 68。
3、臧振華著(1990)〈論臺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臺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1(2):1 - 31。
4、臧振華著(1999)《臺灣考古》。台北市:文建會,頁50。
5、資料庫連結:http://twstudy.sinica.edu.tw/cgi-bin/search/one_site.mpl?v=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