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雄
劉斌雄先生,於西元1925年在台中后里出生,卒於2004年12月,享年79歲。劉先生是台中后里的客家人,因為所居住的村落附近有閩南人、日本人及平埔族等族群居住,使他從小就接觸到許多不同的語言,體驗到各個族群間的不同文化價值觀,這些與異文化接觸的經驗或衝突,以及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生活經驗,讓劉先生在後來選擇歷史系就讀,他想要從歷史中了解為什麼人類要發動戰爭、互相殘殺。
劉斌雄先生於1947年進入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就讀,同時修習了國分直一在土俗人種學教室所開授的「台灣史前史」課程,並且常在星期假日的時候,與同班同學宋文薰跟著國分直一教授去台北附近如圓山、植物園等遺址,進行地表調查的工作,同時也參與了幾次的考古發掘工作。1951年從台大畢業後,劉先生先進入當時的省立博物館(即現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的研究組工作,同時幫忙任職於南投縣文獻委員會的劉枝萬先生,蒐集南投地區的考古資料;1957年進入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擔任衛惠林先生的助理,以卓越的日文能力協助衛先生進行民族所在蘭嶼的民族學調查工作,在蘭嶼蒐集親屬系譜資料的期間,讓劉先生思考了許多有關原住民的問題,並且於後期繼續留在民族所從事親屬研究,因此劉先生在人類學領域是以親屬研究著稱。
在進入民族所工作後,劉斌雄先生同時也幫台北縣文獻委員會進行考古遺址的地表調查與試掘工作,他曾經在圓山遺址、大坌坑遺址、十三行遺址、土地公山遺址、洞角遺址、牛罵頭遺址、及日月潭地區進行考古調查與發掘。劉先生專長研究的其實並不是考古學,而是數理人類學與親屬結構的泛文化比較研究,但是他具有豐富的考古發掘經驗,是一個難得同時兼備文化人類學與考古學修養的學者。在劉先生所從事的一些考古發掘工作中,他看到考古發掘出土的材料,經常是殘破不全的器物,而考古學要如何利用這些不完全的資料,來了解使用這些器物的人類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因此他希望民族學的研究能夠提供考古學家重建遺址過去生活樣貌的知識與法則,並且強調考古學與民族學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劉斌雄先生的著作甚多,其中有關考古學方面的文章與報告包括了:<洞角遺址發掘簡報>(1954)、<台中縣清水鎮牛罵頭遺址調查>(1955)、<台北八里坌史前遺址之發掘>(1962)、《日月潭考古報告》(1957)、《台北縣大安寮土地公山遺址發掘報告》(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