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考古學
民族考古學(ethnoarchaeology)是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出現於本世紀六十年代。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民族學家對當代民族生活方式的研究資料,來協助說明考古的發現如何對應當時人類的行為及生活。
民族考古學研究的角度是從考古學的觀點對“活的社會”的研究(ref.)。民族考古學家研究現代社會的目的在於進一步了解考古學遺址中發現的物質遺存和現象,特別是在物質文化模式和社會其它方面建立起的系統關係。也就是說,民族考古學就是用民族學材料來研究考古學的問題(ref.)。具體做法是民族誌材料和考古學材料的比較研究;而民族誌材料可以來自自己的田野工作, 也可以依賴前人的記載。
民族考古學的方法,一是田野工作方法,二是研究方法。田野工作方法,基本上和文化人類學田野工作並無不同。而研究方法的核心是類比—從已知事物辨識同類的未知事物的一種推理方法。其前提是兩種現象在一個方面相似或相同,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而民族誌材料的使用並不限於同一地區,但其中的爭論性可能很大。
從大量跨地區的民族誌材料中可以歸納出一些帶普遍性的模式,供復原考古材料時類比之用。類比的理論依據就在於人類文化有差異性,也有共同性;而且愈是原始的文化,這種共同性愈加顯著。兩種素無接觸的民族之間,可以找到相同的或相似的工具、習俗乃至思維方法。但這跨地區也並非無限度的,它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選擇民族誌材料時要考慮到文化連續性;另外, 自然環境或文化背景亦可以比較。
具體的作法例如,利用現生族群對於物質的利用,推測考古遺址中的物質遺留所可能反映的過去社會現象。如Lewis Binford對於Alaska的Nunamiut Eskimo所作的研究,就是為了試圖解釋在法國中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當代民族考古學所探討的除了物質文化本身之外,還注意到居住模式、土地利用、生活來源、生態、人口估計,甚至政治組織等問題。另外, 如廈門大學教授吳春明的研究,他進行了兩岸民族考古和語言學的比較研究,探索了閩台考古遺存背後的東南土著民族關系和民族遷徙,重建了兩岸史前文化的譜系;雖然其結論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2《考古工作手冊》﹐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