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水下考古學


撰稿者
蔡佩穎
內容

水下考古學,顧名思義就是針對過去人類在進行各種活動時,於水面下所留下的各種器物與遺跡進行考古學研究。為什麼會有遺留物在水底下呢?大概可以歸因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是現在我們所看到在水面下所保留下來的人類活動遺留,在過去曾經是在水面上的陸地,後來因為地震、洪水氾濫、水面上升等自然營力作用活動,造成這些陸地下沉,使得這些過去人類所生活的地方沉沒於水面之下;第二個因素則是因為過去人類有許多水上活動,例如航運等交通往來,或是漁撈之類的生業活動,可能會造成有沉船的情形,因而使船上的器物留在水底。而水下考古就是利用考古學的方法與思考模式,來研究這些水面下的遺物與遺跡,以了解過去人類的歷史、生活與各種社會面向。

水下考古學的發展,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時,義大利人熱中於在海底探尋沉船,尋找寶物,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在世界各地則是開始進行水下調查,這個時期的調查大部分是把重心放在載滿藝術品的沉船上,而且因為在水面下進行工作的限制,以及潛水設備不足,因此在調查時不能做比較細緻的探查與紀錄。1943年潛水肺被發明出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改進了許多潛水方面的設備與條件,這才使得水下考古學得以真正成立,從六零年代起,先是法國人在馬賽附近發掘沉船,接著美國考古隊在土耳其附近海域發掘希臘羅馬時代與青銅器時代晚期的沉船,不僅取得許多船裡的古器物,更為研究古代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海上交通與貿易等面向,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七零與八零年代,在中國大陸沿海地區、泰國暹羅灣、日本與韓國附近海域、麻六甲海峽等亞洲地區,也都有不少水下考古工作持續進行,且收穫豐富。 臺澎地區在近年來也陸續有水下考古工作的進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95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進行澎湖海域「將軍一號」沉船的發掘,先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水深量測、側掃聲納儀、高解析海底剖面探測儀等設備,進行海面偵測、搜尋沉船目標物,再利用潛水工作船與作業機,以及受過專業訓練的潛水員來進行發掘工作,歷經了三年多的時間,共取出來兩百多件的清代陶瓷、木塊等器物,以及乾隆通寶的錢幣,根據這些遺物判斷,將軍一號是一艘約距今150年左右,正值澎湖八罩島(今望安島)開發熱絡期,往來於望安一帶的運輸船,船上取得之遺物現保存於澎湖文化中心,而將軍一號因船體已軟化,且目前暫無良好的室內保存條件與技術,所以沒有出水的打算。將軍一號的發掘工作,雖然規模不像許多國際上著名的水下考古案例那麼大,但它是臺澎地區水下考古的首例,且對於研究澎湖開墾拓展的歷史提供不少資訊,因此可以說是具有相當特殊的意義。   

水下考古學的研究對象不僅僅限於在水底的器物與沉船,後來更擴大到探究沉沒在湖底、海底的都市與港口等遺址,再加上在水底下探勘、發掘、攝影與記錄的技術和方法日漸進步,使得水下考古學的成果越來越豐碩,因此我們可以說水下考古學是考古學在水域中的延伸發展。

參考來源
1、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台北:錦繡 澎湖縣政府、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0《海峽兩岸水下考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史博館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