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微痕分析


撰稿者
杜美慧
內容

微痕分析是考古學研究遺物的一種重要技術,研究者運用顯微鏡,檢視並且比對器物表面上的各種不同微小痕跡,便可以對於器物的功能以及它如何被使用的過程有所了解。在考古學的研究傳統中,分析遺物的工作一直首重以器物本身的外在型態來進行分類,這是因為很多的器物,其功能的確與器物形狀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像是陶罐用來裝東西、石箭頭用以狩獵,從外形上要分辨這些物品的功能並不困難。但是,實際上有某些器物單單從外形無法確定其功能為何,例如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常出現的石斧和石鋤,此時學者必須借助於微痕分析,才能獲取更多可靠的資訊。   

微痕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器物表面所留存的各種痕跡,通常是過去人們種種行為和活動所造成,不同的動作或不同的媒介物,對器物所產生的磨耗便不相同。微痕分析現今在考古學中的應用甚廣,研究成果豐碩,除了主要以石器為分析對象,也常被用以研究骨器、木器、獸骨或是編織物纖維。而欲運用顯微鏡做為工具來進行微痕分析,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行為和器物上的使用痕有何關係。實驗考古學者透過複製考古器物的方式,以這些複製品進行許多實驗,觀察比對不同的行為、不同的施力方式、不同的施力工具以及不同的施力對象所造成的使用痕跡,進而增益考古學者這一方面的知識。就石器來說,石斧用來砍樹、石鋤用來耕田、石刀用來切割東西、砥石用來磨刀,這些器物使用的方法和目標均不同,便各有著不同的使用痕跡。   

在此檢視一個分析石器的例子。石鋤和石斧是台灣地區出土相當普遍的史前石器,就外形來說,它們是兩種很相似的器物。在傳統以器物形制來做分類的方式之下,研究者很難去區辨出兩者之間的不同。然而實際上,兩者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有著很大差異,也因此造成不同樣式的使用痕。鋤頭是人們用來耕田鬆土的工具,其使用方式是先將鋤頭高舉、向前方朝下掘地,再向使用者自身的方向拉動;斧頭則是用來砍樹的工具,人們通常橫向揮動斧頭、然後以垂直於樹幹的方向砍入。鋤頭的施力對象是土壤,與土壤直接接觸的是鋤頭的前表面,由於土中除了土壤顆粒之外還會有些許小碎石子的分布,所以在鋤頭上,使用痕多分布在鋤頭的前表面,多為與土壤磨擦的痕跡,並且間雜著零星與較硬石塊相磨的刻痕。相對地,斧頭的施力對象是樹,在砍樹時由於以垂直角度切入樹體,因此斧頭的內外表面均會有摩擦痕跡,而此痕跡是與植物纖維摩擦的痕跡。雖然器物的外型是難以區別的,但是借助微痕分析之方法,學者可以清楚地判斷施力及磨擦方向與刃部之間的關係,因此能夠就刃部損耗情形,而區分出這兩種不同功能之器物。   

除了對於石器功能之判斷有所建樹之外,微痕分析法更是對於早期人類到底是狩獵動物的獵人,還是撿食死亡動物屍體的食腐者的爭論,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證據。「狩獵在人類演化過程中非常重要」這個想法,源自於演化論者認為,人類之所以變成人類部分原因就在於能夠用自製的武器去打獵。部分的考古學者認同這樣的想法,認為在百萬年之前的史前遺址中,許多獸骨與石器一起出土的現象,代表著當時的原始人類已經成為了狩獵者,會利用石器去獵捕獵物並加以屠宰。不過,另一派的學者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質疑遺址中骨頭與石器會堆在一起,也許只是自然營力所造成的現象而已。即便石器的確是史前人類遺留於動物骨骸旁邊的,也不能直接就證明人類已經進行狩獵此一行為,人們很可能是將動物屍體搬至該處再加以處理,畢竟撿食腐肉遠比狩獵來得簡單。到底哪一種說法比較正確呢?有考古學者利用顯微鏡,分析觀察了遺址中出土的獸骨,結果骨頭上的切痕分布情況,顯示一方面獸骨半數有被肢解的痕跡,且切痕都分布在肉附著很少的骨頭上,更甚者,有相當高比例的切痕都重疊覆蓋於食肉動物的齒痕上。這些現象似乎說明了,食肉動物比原始人類更先一步得到這塊骨頭,而人類在食肉動物吃食後,才將那些動物屍體的骨頭帶回某處,以石器去切割骨頭上剩餘的肉類。  

總而言之,微痕分析法對於考古學研究過去人類之行為,有著相當大的助益。

參考來源
1、Renfrew, C.& Bahn, P. 2000 Archaeology :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New York : Thames and Hudson, 2000.3rd ed.
2、Feder, K.L. 1996 The Past in Perspective :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Prehistory. Mountain View, Calif. : Mayfield Pub. Co., c1996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