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俯身葬


撰稿者
蔡佩穎
內容

俯身葬是指人死亡之後,被以臉部朝下,身軀平直,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或擱在腰側的姿勢被放入木棺或石板棺等葬具中,從這個定義看來,「俯身葬」是從死者被其家人埋葬的「葬姿」而命名的,因此當我們看到「俯身葬」這個名詞的時候,就可以馬上聯想到死者臉部朝下的埋葬姿勢。   

考古學家在發掘遺址的過程中,如果出土墓葬現象,要如何判定它是不是俯身葬呢?我們從俯身葬這個詞彙的定義可以清楚得知,這種埋葬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頭部朝下,臉偏一側。因此如果是保存完整部分頭骨而且沒有被其他外力擾亂的墓葬,從頭骨的方向很容易就可以判定是否為俯身葬姿。若是沒有頭骨遺留的墓葬,考古學者通常會根據其他部位的人骨遺留,檢視一些特定骨頭的前側是否朝下來判斷;此外,還可以藉由腳跟的最高點與身體軀幹最高部位的高度比較來判定,若腳跟最高點高於軀幹最高部位,則可以判斷這個墓葬應為俯身葬。   

以台灣的例子來說,最著名的俯身葬例子出現在鐵器時代西海岸中部的番仔園文化中,包括番仔園遺址、麻頭路遺址、龍泉村遺址、清水遺址、鹿寮、惠來里遺址等隸屬於番仔園文化的遺址。這些遺址在進行考古發掘的時侯,皆有發現使用俯身葬法的墓葬現象。從已有的墓葬資料來看,俯身葬是番仔園文化中目前已知唯一的埋葬方式,這種特殊的埋葬方式突顯了中部番仔園文化與其他地區的不同,也正因為它所具有的獨特性,使其成為判定番仔園文化的重要依據之一。   

至於利用俯身葬這種葬法來埋葬死者的人群,他們為什麼要使用此種特殊的埋葬姿勢?這是否反映了他們對死亡、人的身體的看法為何?甚或是其特有的文化理念或宇宙觀等,目前考古學者還無法有明確的定論,不過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期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資料進行討論。

參考來源
1、宋文勳 1962 <台中縣番仔園貝塚之墓葬>《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20:83-90
2、蔡佩穎 2003 <關於番仔園文化與俯身葬的一些討論>《人類與文化》35/36:51-63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