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菓葉遺址
菓葉遺址可細分為菓葉A、B、C遺址,菓葉A遺址代表著澎湖史前時代較早的時期,臧振華先生稱之為「粗繩紋陶文化期」;而菓葉B、C遺址出土遺物趨向澎湖較晚期的史前時代,臧先生稱之為「細繩紋陶文化期」。由於本遺址主要以A遺址較具代表性,所以臧先生又將粗繩紋陶時代直接稱之為「菓葉期」。
菓葉A遺址位於澎湖本島菓葉村南邊的海岸沙丘地帶,海拔高度約10至15公尺,距離現在海岸的高潮線不超過200公尺,附近海域有綿延甚廣的淺海岩礁。這個遺址實際包含了數個不相連接的文化堆積地點,每一個地點的範圍都不大,估計最多不超過1500平方公尺。推測可能是屬於短期營地型或是較小型的聚落遺址。
根據菓葉A遺址和相關的遺址(北寮遺址)出土所獲得的7個放射性碳14年代數據主要集中在距今4600至5100年前之間,所以,這一個文化期的年代,大約是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
本遺址出土的遺物有陶器、石器和骨貝器。陶器紋飾以粗繩印紋最為顯著,主要施於頸部及腹部。此外還有劃紋和彩繪文。劃紋主要施於唇部及口緣內面;彩繪則施於口唇、腹部、和圈足上。石器包括凹石、石鎚、網墜、磨製石鋤、打製石鋤、箭頭、石錐、磨製石錛、打製石刀、和磨石等,骨貝器只有尖器和飾物。另外,本遺址還有出土疑似火塘的遺存。
通過對菓葉A遺址發掘出土的資料,我們可以對粗繩紋陶文化期,也就是距今5000年前的澎湖居民的生活狀況做一個大致的推測。在那個時候,澎湖的人口還非常的稀少。這些人可能是從台灣本島的西南海岸,短期地或季節性地,到澎湖採集生活資源。他們在澎湖本島和白沙島的東緣海岸一帶居住和活動,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這裡距離台灣本島最近,另一方面是因為這裡附近的海域有綿延甚廣的淺海岩礁,其中蘊藏著貝、魚、蝦、蟹和海藻等非常豐富的食物資源。所以,澎湖粗繩紋陶文化的居民,即是以採集沿海淺礁上的貝類和魚類等作為生活的主要來源。此外,他們也獵取陸上的野鹿,以及採集或種植某些根莖類或穀類的植物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