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鶯歌遺址


撰稿者
張金勝、涂勤慧
內容

鶯歌遺址行政隸屬於台北縣鶯歌鎮東鶯里,遺址可由鶯歌文化路往鶯歌橋轉彎處右側325巷進入,進入後有一福德宮,宮後的緩坡菜園一直延伸到217巷皆為遺址範圍,福德宮後的菜園仍有遺物,餘者皆為建築物;其地理位置在東經121°28`14"",北緯25°00`02"",為台北盆地西南緣大漢溪左岸的一個緩坡、呈東北-西南走向,西南邊界即為鶯歌溪。   

本遺址最早為劉鵠雄先生在1993年做地表調查時所發現,在2000至2004年先後有郭素秋、劉鵠雄、陳得仁等在此地做過地表調查。數次調查採集到的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陶器有:夾砂素面陶、紅色灰胎夾砂陶、圓柱狀蓋紐,石器有斧鋤形器(打或微磨)、兩縊型網墜、石片器、砥石、砍器、石片、石材等。除此之外,亦見有日據至光復初後期的陶瓷器、玻璃器等遺物。基本上根據歷來調查所採集到的遺物可以理解其文化內涵屬「圓山文化」。「圓山文化」的年代約在3200-1800B.P左右,其陶器特徵是多赤褐乃至灰褐夾砂素面粗質陶片(盛清1960),而「圓山文化」在台北盆地南西側的遺址所出土的遺物中,石器質地則以砂岩為主。 此遺址具單純「圓山文化」的內涵而出現在大漢溪左岸,具特殊意義,根據多位考古學者的實地調查與文獻資料得知:台北盆地西南緣大漢溪兩岸的文化現象有明顯差異,台北盆地西南緣大漢溪右岸即土城、三峽丘陵等地區,以土地公山、鵠尾山等遺址為代表的「圓山文化」遺物常成厚層堆積,而「植物園文化」的遺物在此地區出土不多(郭素秋2002)。然而台北盆地西側大漢溪左岸(淡水河中下游區)地區即五股、泰山、新莊、樹林、龜山等,出現大量的「植物園文化」遺物,或少量「圓山文化」遺物夾雜出現在遺址下層,但上層往往為植物園文化遺物所覆蓋,甚少發現像鶯歌遺址般為單純僅見「圓山文化」的遺物,其分布上的特殊意義,尚待日後的研究(郭素秋2002)。

參考來源
1、盛清沂(1960)《臺北縣志 卷四 史前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2、郭素秋(2002)〈「植物園文化」探析〉《文與哲》1:273-332
3、劉益昌、郭素秋、盧瑞櫻、戴瑞春、陳得仁(2004)《台閩地區考古研究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七期研究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執行計畫報告。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