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蘇澳新城遺址


撰稿者
杜美慧
內容

蘇澳新城遺址(SAHC),隸屬於宜蘭縣蘇澳鎮新城里,坐落於北緯24°36'56"、東經121°48'58"。它的地理位置在新城溪(舊名武荖坑溪)之西南岸,九股山北側稜脈的山腳坡地上,現在是北迴鐵路、省道台九線與新馬陸橋的交叉路段。根據2003年臺閩地區考古遺址第七期普查研究計畫的調查,蘇澳新城整個遺址的範圍長寬大約525m×150m,面積約莫78750平方公尺。遺址所分布的稜脈前緣山腳,由於已經被台九省道和北迴鐵路切穿,故遭受了嚴重的破壞。目前該處僅剩下兩處小孤丘,其上除了為農民栽種香蕉樹之外,大多長滿野草,整體遺址保存的狀況並不理想。   

新城遺址,是日本人於1933年開闢新城至蘇澳之公路時所發現,當時遺址由於修築道路而鏟出了八十多具石棺,因而同年4月23日,考古學者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在岡田謙、馬淵東一與西東重義的協助下,就其中四個石棺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並且於期刊《南方土俗》中,發表了一篇考古報告〈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蘇澳新城遺址在戰後,首次於1962年由盛清沂進行地表調查,其後直至2004年,共再進行了四次的地表調查工作。   

關於蘇澳新城遺址的遺物分布情況,主要資訊來自於1933年的考古調查報告。在文章中移川等人對於遺址中最顯著的遺跡石板棺有如下記載:「石棺即位於這個10公尺高的丘陵上,群集在因道路工程而削掉的寬10公尺、長50公尺的地域內」(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 1933:227-228;李英茂譯 2000:28)。此外,研究者們也於附近丘陵地表與施工土層中採集到不少文化遺物,像是帶有劃紋的繩紋陶片、紅色素面陶、陶紡輪、錛鑿形石器、矛鏃形石器、穿孔石盤等,同時還發現了台灣地區第一件的有槽石棒。   

蘇澳新城遺址在宜蘭考古研究史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於它是宜蘭地區早期進行發掘研究的遺址,有正式的考古調查報告發表;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遺址本身特殊的文化內涵,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1933年移川子之藏與宮本延人,在遺址中所採集到帶有劃紋口緣的繩紋陶片,普遍地被認為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典型的陶類。考古學者劉益昌便持論,蘇澳新城遺址下層的文化內涵具有明顯的大坌坑文化要素,推測新城遺址應為大坌坑文化晚期之人群從台灣北部往宜蘭移民,目前已知最早的一個據點。目前學者推估其年代大約為5000-4500B.P.。此外,根據大批石板棺的出現,考古學者相信新城遺址晚期文化,應該是宜蘭特有的丸山文化,而呈現出相當明顯與南方卑南文化有所互動的現象。   

本遺址相關的重要參考文獻有: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的〈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盛清沂的〈宜蘭平原邊緣史前遺址調查報告〉。

參考來源
1、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 1933 〈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南方土俗》2(3):19-28。
2、盛清沂 1963 〈宜蘭平原邊緣史前遺址調查報告〉,《台灣文獻》14(1):92-152。
3、劉益昌等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第七期-宜蘭縣、花蓮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