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鵝鑾鼻第一地點(鵝鑾鼻I)遺址


撰稿者
鄭建文
內容

鵝鑾鼻第一遺址(或稱鵝鑾鼻I遺址),代號OLP1,遺址位置經緯度為E120∘50'41”N21∘54'21”,海拔約8~12公尺,行政區域隸屬屏東縣恆春鎮鵝鑾里,實際座落係位於鵝鑾鼻燈塔西北面約20公尺等高線以下的緩坡面上,是位於鵝鑾鼻半島隆起的珊瑚礁上的海陸綜合型資源區位遺址。因公園商場設施、停車場、旅館等設立之緣故,迭遭破壞,目前僅餘少數區域為停車場水泥及草地覆蓋。   

此遺址最初於民國45年為台大地質系林朝棨教授所發現,55年由宋文薰及林朝棨聯合帶領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及地質系學生前往調查及試掘,出土了石板棺及陶器、石器等。民國73年,李光周進行發掘,嗣後更進一步以遺址所得遺物類別比率變化趨勢配合人類學相關理論,進行探討是否為母系社會取向的研究,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國內考古學對理論的重視性。民國70年代後因遺址受到破壞,考古學者僅能密切監測該遺址,包括民國75年黃士強、陳有貝等進行國家公園考古民族調查,83年臧振華等進行台閩遺址普查計劃,89年李匡悌等建立GPS系統檔案時調查計畫等,皆對此遺址有複查的動作。   

本遺址遺物類別大致可分述為:陶器主流為橙紅色素面陶,另有繩紋紅陶。器型包括凹底陶罐、圈足陶罐、陶缽等。石器器型有斧鋤形器、磨製石錛、打製石刀(柄)、石子器、帶槽型網墜、靴型石斧、矛鏃形器等。其他骨角物有貝刮器、貝環、貝匙、貝珠、帶槽貝器、魚骨製裝飾品等。生態遺留則有大量的貝、魚骨、龜甲及獸骨。   

此遺址的定年結果,約為距今4500~3500年左右,依李光周之界定,其文化內涵與墾丁遺址相同,屬於該地區七個史前文化層次裏的第二層次-「墾丁文化相」,也就是晚於第一層次的晚期持續型舊石器時代,而早於以彩陶為特徵的第三層次。第二層次的特點,在於紅色細繩紋陶;此階段的史前人選擇開闊地點,取得來自陸地及海洋的多種資源,既有農耕、狩獵也有漁撈和採集。男女已經分工,社會已經相當發達,物質豐富,器物製作技術都相當純熟。部分體質特徵與現代的阿美族有相似性,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尚無法下定論。

參考來源
1、李光周 1985 〈史前文化景觀〉,收於《墾丁國家公園史前文化及生態資源》:1~19,王德琦等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2、1996《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尹建中編。台北:稻鄉出版社。
3、宋文薰、黃士強、連照美、李光周 5 1967 〈鵝鑾鼻-台灣南端的史前遺址〉。《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劃委員會年報》6:1~46。
4、李光周、鄭永勝、凌平彰、陳維鈞、韓旭東、陳有貝 1985 《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報告》保育研究報告17。恒春: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5、黃士強、陳有貝、顏學誠 1986 《墾丁國家公園考古民族調查報告》保育研究報告37。恒春: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6、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等 199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屏東縣》。內政部委託,中研院史語所執行。
7、陳仲玉、臧振華、黃士強、劉益昌 1993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
8、李匡悌 2000 《墾丁國家公園史前文化遺址現況調查及地理資訊系統檔案建立》,內政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研院史語所執行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