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澎湖鎖港遺址


撰稿者
尹意智
內容

鎖港遺址位於澎湖本島東南之海濱,海拔高度在十公尺左右,距離現在的海岸線約五百公尺,遺址的總面積估計在一萬至一萬五千平方公尺之間,但是約有一半的範圍已經遭到築屋工程的破壞。鎖港遺址在澎湖的「細繩紋陶文化期」中最具有代表性,所以這個文化期也叫做「鎖港期」。澎湖細繩紋陶文化的特徵,是其陶器多以較細密的繩紋印紋作為裝飾。其年代大約是在距今4300至4700年前,也就是在4500年前左右。   

臧振華先生曾在這個遺址發掘了二二七‧五平方公尺,出土的文化和生態遺留相當的豐富。文化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貝器等。陶器以小口鼓腹圈足罐和敞口圜底缽為主要器形,但是口緣的形狀多變化。有的陶罐還帶有折肩、紋飾以細繩紋為主,多施於頸部以下;此外還有彩繪紋和籃印紋。除了陶器以外,鎖港遺址還出土了許多陶質手環,顏色有紅、黑兩種,外緣多劃刻有羽狀紋或線條紋。   

鎖港遺址出土的石器,以網墜為數最多,佔全部的89%;而該遺址出土的生態遺留亦十分豐富,有貝殼、魚骨、鹿骨、龜骨、儒良骨、鳥骨、和蟹骨等。貝殼是遺址中最主要的生態遺留。鎖港遺址發掘的另外一項主要發現,即是四座墓葬的出土。這四座墓葬都是出現在貝塚的下面,無穴坑,但是有一定的葬式:頭向南或西,仰身直肢或屈肢。   

從鎖港遺址以及其他細繩紋陶文化遺址所獲得的資料來看,這個文化期的居民已在澎湖定居,並且在澎湖的各個主要島嶼上形成了至少一個或數個大的聚落。這些居民的生業資源較較早的粗繩紋陶文化期更趨於多樣性,除了貝類和魚類之外,獸骨和鳥骨的比例明顯增加;在生業工具上,捕魚的網墜取代了採貝的凹石,成為數量最多的石器。墓葬出土的同位素分析,顯示當時人的食物中,有相當比例的植物和海藻類。基於這些證據,我們可以推測,澎湖細繩紋陶文化期的居民,藉著捕魚、採貝、狩獵、以及農作,對其周遭的自然資源作相當廣泛的開採和利用。   

此外,考古證據顯示,這一文化期的居民,也可能廣泛地與澎湖群島內、外地區,特別是台灣本島的西南沿海進行交易。除了陶器和石器的原料或成品之外,他們還可能交易其他的物品和糧食等。

參考來源
1、臧振華 1989〈地下出土的澎湖古史〉,收錄於澎湖縣立文化中心編,《澎湖開拓史:西台古堡建堡暨媽宮城建城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縣:澎湖縣立文化中心。頁63 – 102。
2、1992 Archaeology of Peng-Hu Islands.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