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嶺頂遺址
嶺頂遺址,根據2004年出版的考古遺址普查資料記錄,遺址行政隸屬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位於花蓮溪出海口南岸之海階坡地上,經緯度為東經121°36'04”、北緯23°56'13”(劉益昌等2004:1506-LT-1)。
本遺址於1980年代開始有多位學者進行調查(黃士強等1989;邱敏勇1990;陳有貝1991;王天送1992;連照美、宋文薰等1992;黃士強等1993;劉益昌等1993、劉益昌等2004),但至今尚無發掘工作的記錄(劉益昌等2004:1506-LT-3)。
最早的記載(黃士強等1989:34)提到在遺址現場可見明顯的堆積層位,採集到打製石斧與石片器,陶器方面則有罐和缽,多有夾砂,陶片顏色主要為黃橙色、赤橙色等,僅少數陶片帶有繩紋,以及部份陶器在腹部上緣靠頸處施有一環剌點紋,當時推測其年代可能較早。而後邱敏勇(1990:51-53)與陳有貝(1991:25-30)的調查記錄內容皆與前述相近,然在王天送〈花蓮縣史前文化遺址簡介〉(1992:265)一文中,提到之「花蓮溪出海口遺址」應為嶺頂遺址,較特別的是其有提到「陰石」、「陽石」等遺物,應該是有槽單石與有肩單石,屬於巨石文化中的特徵之一。
由最近的調查資料,研究者認為此遺址包涵有二種不同文化性質的陶質遺留,分別是屬於東部繩紋紅陶文化之橙色泥質陶與橙色夾砂陶,以及屬於花崗山文化之黃褐色夾砂陶、明赤褐夾砂陶、紅色素面夾砂陶、紅橙色灰胎夾粗砂陶等,年代方面則分別是4500-3500B.P.、3500-2000B.P.,而此遺址被評鑑為重要性遺址(劉益昌等2004:1506-LT-1)。
近年來,於嶺頂遺址之南方分別發現了嶺頂Ⅱ遺址與嶺頂Ⅲ遺址,屬於點狀分佈之遺址型態,且皆被歸屬於花崗山文化之範疇(同上引:1506-LTⅡ-1、1506-LTⅢ-1),故筆者認為其間之關係或是嶺頂遺址之分佈區域是值得再討論的方向。
2、邱敏勇 1990 〈花蓮縣壽豐鄉嶺頂、大坑、鹽寮史前遺址調查簡報〉,《田野考古》1(1):51-66
3、連照美、宋文薰、李坤修、李明欣、趙金勇、市原常夫、馮淑芬、李德仁、陳韻安、黃信凱(連照美、宋文薰等1992) 1992 《臺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一):臺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第一年度計畫報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專刊2。臺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4、陳有貝 1991 《花蓮縣花蓮溪口至秀姑巒溪口附近海岸遺址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黃士強、張慧端、陳維新、朱正宜、陳有貝(黃士強等1989) 1989 〈人文史蹟調查分析〉,《東部海岸陸域資源調查及分析》:1-54。臺灣省住都局市鄉規劃處委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執行
6、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黃士強等1993) 1993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一期研究報告》,中國民族學會專案研究刊(二)。內政部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
7、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劉益昌等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