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安山遺址
撰稿者
陳維鈞
內容
錫安山遺址行政隸屬於高雄縣三民鄉民族村,地理位置屬於中部山區楠梓仙溪溪谷山腰緩坡,位於楠梓仙溪右岸,台21號公路第十二號橋北端民治派出所的西北方約1公里處的向東南緩傾的緩坡面上,現為錫安山教會所在地。遺址所在的經緯度為東經120°39'6”,北緯23°12'39”,方格座標N2567700m×E214300m,海拔高度約700-750公尺。遺址所在地圖: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圖號9519-III NE,圖名:民族。
遺物的分布以勝利大樓西側菜圃附近的密度較高,觀察暴露的地層斷面,文化層約在地表下20公分,厚度可達70-80公分。遺址東西長約350公尺,南北寬約250公尺,估計面積約85,000平方公尺。
錫安山遺址所在的緩坡面,除了西側的菜圃部分,保存較好之外,大部分多被整地為房舍建築。由於錫安山已被開發為一處觀光區,大型的建築和相關設施的興建、以及道路的開闢等,已經對本遺址造成破壞。本遺址的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年代約距今2,000-400年前。
出土文化遺物包括陶質遺物和石器。陶質遺物有橙色素面夾砂陶,摻合料多含石英、砂岩、石英岩、和粉砂岩。石器則包括打製斧鋤形器、磨製錛鑿形器、以及磨製矛鏃形器等。
本遺址為郭素秋、蕭景文1993年4月調查發現;劉益昌等1993年4月調查;內政部遺址普查計畫1994年調查。
參考來源
1、劉益昌 1994 〈高雄縣史前歷史與遺址〉,高雄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執行研究報告。
2、臧振華等 199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第二年年度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2、臧振華等 199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第二年年度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