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草屯草鞋墩遺址


撰稿者
尹意智
內容

草鞋墩遺址位於南投縣草屯鎮中原里,在地理區上則歸於台中盆地中的南投平原烏溪沖積扇。海拔高度約在90 – 92公尺。為貓羅溪右岸的沖積平原,屬於烏溪流域,在台3線與縣道148交接處的西南方土丘上,位於成功路慧音巷一段30號,文光托兒所與聖音禪寺(民國80年原慧音禪寺已改名為聖音禪寺)內及寺後面的土丘都是遺址範圍,今已築水泥牆將其圍住。其經緯度在東經120o 40' 15”,北緯23 o 58' 41”;其方格座標為E216500 × N2652625。   

本遺址曾由臧振華在民國62年9月所發掘,俗傳乃林爽文革命被清兵襲擊,途經此地,遺棄草鞋堆積如山,因以名之。本遺址的遺物分佈狀況方面,在2004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調查計畫時並未發現石器,但是在聖音禪寺寺廟後方的土墩及其下方未被水泥覆蓋的地表,則拾獲一些紅色夾砂陶。根據史語所查到的文獻資料顯示,遺址的面積約有7000 m2。而遺址的保存狀況方面,由於遺址地表上建築聖音禪寺與附近的文光托兒所,除了禪寺背後的土墩及其庭院部分保存尚佳,其餘都已經造成破壞。   

本遺址是少數經過孢粉科學分析的遺址之一。遺址的史前社會環境,經過孢粉分析的研究結果,本遺址地層40 – 110cm的樣本顯示,在史前以草本植物的花粉為主,且以禾本科花粉數量為最多;這顯示遺址在史前主要以草原性環境為主。但是在遺址地層90 – 110cm的地層則顯示本地區由近水性環境逐漸向潮濕草原性環境轉變的跡象。由此判斷,在至少1000年前左右,已經屬於潮濕草原性環境了。   

遺址的文化內涵,目前歸屬於距今4500 – 3500年前的牛罵頭文化。陶器方面,有紅色夾砂印紋陶、褐色夾砂繩印紋陶和紅色泥陶;在石器方面,則曾經發現打製斧鋤形器、打製石器殘片、和磨製石器殘片。在內政部的評鑑等級中,在1992年時宋文薰先生等建議將本遺址指定為「古蹟」,現在評鑑等級同等於已定等古蹟。 (本文主要參考自《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之內容資料)

參考來源
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南投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黃增泉、臧振華 1976〈臺灣之古生態研究(六)臺灣中部十八張、大邱園、牛罵頭、草鞋墩等史前遺址的孢粉分析〉。《考古人類學刊》(39/40),頁91 – 115。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