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西新莊子遺址


撰稿者
陸泰龍
內容

行政隸屬為台北市中山區新莊里,座標為北緯25∘4'23”東經120∘31'23”。遺址位在台北盆地北邊,基隆河南岸的河岸平原,即今日濱江街一帶附近以及新生公園東側地區。   

本遺址早在日治時期便被發現;1934年早坂一郎、林朝棨曾進行調查與發掘。光復後,1968年台灣大學宋文薰先生等亦做過一次考古試掘。之後,有關本遺址的研究大多僅止於地表調查,例如黃士強、劉益昌(1980)、連照美,宋文薰(1993)、黃士強(1993)、劉益昌、郭素秋(2000)等。根據過去調查與試掘知道,遺址內涵屬於普遍分佈在台灣北部地區的十三行文化,遺物主要以陶器與少量的石器為主;陶器可區分為紅褐色與灰黑色兩種,兩者質地均含砂,較硬。器形有罐、缽。陶器上常施纹飾,有方格紋、斜方格紋、雷紋、魚骨纹、圈點纹、幾何形印紋、劃纹及櫛纹等。石器量少,有石斧、石錛、石錘等。另外還發現有銹蝕的鐵器、骨角器、玻璃器等。此外還出土大量貝類及鹿、豬等獸骨。   

1968年試掘時,以出土的貝殼進行碳十四定年依據,所測得的結果為︰2390+200B.P.、2010+200B.P.、1940+190B.P.,推測本遺址距今約2000年左右,屬於十三行文化早期階段。

參考來源
1、宋文薰(1968)台北市西新莊子貝塚發掘報告《國家科學委員會年報57-58年》︰106 台北 國家科學委員會。(1971)台北市西新莊子貝塚的文化《中國民族學通訊》12︰12-13。
2、連照美 宋文薰(1992)台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一)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3、黃士強 劉益昌(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 台北 交通部觀光局。
4、黃士強(1993)汐止五股段高架拓寬工程濱江街共構案對西新莊子遺址影響評估報告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
5、劉益昌 郭素秋(2000)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 台北 台北市政府名政局。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