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大馬璘遺址
大馬璘遺址(代號TML)位於南投縣的埔里盆地內愛蘭台地的東側,行政區域屬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中心位置經緯度為N23∘58'21” E120∘56'16”,海拔高度約為427~436公尺。遺物分布面積南北約500公尺東西約350公尺,因屢次受到建築物破壞,目前保存狀況不佳。
本遺址為西元1900年由日本學者鳥居龍藏發現,原稱為烏牛欄遺址。其後森丑之助(1902)、鹿野忠雄(1930)、鈴木謹一(1931)等都曾發表到此進行調查及採集工作的成果。首次發掘工作為臺北帝國大學的淺井惠倫於1938年所進行,在兩個地點的試掘中,發現了石板棺、石器和陶片等遺物。同年的第2次發掘由淺井惠倫、金關丈夫和宮本延人進行,在現今埔基醫院北側發掘3個探坑,發現了5具石板棺以及大量石器和陶片等。戰後首次發掘工作則為劉枝萬在1947年進行。1949年石璋如、高去尋等帶領台大學生在現埔基醫院進行發掘。1972年張光直主持濁大計畫時,由奧克蘭大學的尹因印(Richard Stamps)進行小規模的試掘,並得到初步的碳十四年代。
1996年及2000~2001年,中研院史語所的劉益昌分別在埔里高中宿舍及埔基醫院急診大樓預定地進行了2次發掘,出土可觀的墓葬群和各式遺物。2001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何傳坤至埔里高中重建教室預定地進行發掘,出土石板棺及多量的石器及陶片。2003年何傳坤再次到埔基醫院四期醫療大樓預址進行發掘,僅陶片即出土24,743片,石器亦達3,309件,另有4具墓葬。
大馬璘的重要遺留可分三類:一、陶器部分,以質地分可分為泥質陶、沙質陶及粗沙陶,表面顏色則有黑色、灰色、褐色、紅色等,多為素面陶,只有約10%的陶片具有紋飾。器型則有:罐、缽、盆、甕、豆、蓋形器等。二、石器部分:有石斧、石錛、石鑿、石刀、多孔石器、石鏃、戈矛形器、網墜、石杵、石槌、礪石、石球、石環、石紡輪、圓形石板等。材質以板岩和砂岩為主。另有少許裝飾性玉器。三、墓葬及遺構:墓葬為板岩結構的石板棺,走向均偏東西向,採仰身直肢葬。另有多量的板岩結構物,疑似建築物殘留。
本遺址的碳十四年代最晚為1783±53B.P.(Stamps 1977),最早3670±70B.P.(何傳坤2004),但多集中於距今2500到3000年左右。遺址內涵具有涵蓋了西海岸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及東部卑南文化的多元化要素的獨特性,因此目前學者們大致同意以「大馬璘文化」來稱呼具有相同要素的史前文化內涵(劉益昌2002:87、何傳坤2004:190)。大馬璘文化的重要性,在於它可證明距今三千年到兩千年前,中央山脈山區的史前文化發展不曾靜止,人類活動也超越了地形阻礙,同時台灣東西部的交流已經相當頻繁而密切。
3、何傳坤、劉克竑 2004 《大馬璘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4、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 2001 《國立埔里高中校舍重建工程暨大馬璘文化遺址發掘保存計畫第一期工作期末報告》,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5、劉益昌 2000 《又見大馬璘—埔里高中學生宿舍興建緊急發掘報告》,埔里:展顏文化事業工房。
6、2002 《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7、Stamps, R. 1977 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the P’uli Basin, West Central Taiwan, ROC. 收於張光直編《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pp.237~301。中研院史語所專刊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