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圭柔山II遺址
撰稿者
張金勝、涂勤慧
內容
下圭柔山II遺址位於台2號道路5號橋東北望約200公尺之台地緩坡下緣,即舊稱橄仔腳與另稱番社的所在範圍,位於東經121°26`36",北緯25°12`24",行政隸屬於台北縣淡水鎮義山里圭柔山,遺址所在地形為大屯火山熔岩台地之緩坡上。此遺址為劉鵠雄先生於民國七十九年作地表調查時發現,當時在地表發現的遺留主要有粗砂褐色陶、拍印紋陶、石槌、宋元瓷片以及明代青花瓷片(劉益昌1997)。
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三日期間,歷史博物館歷史考古小組曾在下圭柔山II遺址進行過發掘工作,試掘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探究歷史時期荷蘭及西班牙人與當地原住民間的互動關係,因而進行了4個1m×2m之試掘坑。遺址包含有三個不同年代的文化層,最早為距今約5,000-4,500年前左右之大坌坑文化晚期、距今800-400年前之十三行文化中期(劉益昌稱之為埤島橋類型)以及明清以後歷史時期之文化堆積。當次發掘出土的遺物相當豐富,其中以宋元至明代時期中國生產的貿易陶瓷如硬陶、釉陶、青瓷片為最大宗,另外還有當地所製造的陶器,陶器顏色主要為灰褐色夾砂陶,陶器口緣以下皆有方格拍印紋飾。石器方面有凹石、石槌、砥石及石片器等等。金屬器方面有鐵製的箭頭,以及出土一枚銅錢,為北宋的祥符元寶。由地表面下50-60公分出土的木炭測試其碳十四年代的結果顯示,地下50-60公分處之文化層為相當於中國明代,為距今400年左右之遺存(成耆仁、翟振孝、涂勤慧2005)。
參考來源
1、劉益昌(1997)。《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執行研究。
2、成耆仁、翟振孝、涂勤慧(2005)。〈第五章第四節下圭柔山II遺址〉,《十七世紀荷西時期北台灣歷史考古研究成果報告(上冊)》,國立歷史博物館。
2、成耆仁、翟振孝、涂勤慧(2005)。〈第五章第四節下圭柔山II遺址〉,《十七世紀荷西時期北台灣歷史考古研究成果報告(上冊)》,國立歷史博物館。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