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窟遺址
下水窟遺址行政隸屬於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遺址所在的下水窟聚落,為一珊瑚礁隆起的海岸平台,地理上屬恆春半島西部台地海階,東經120°40'50"",北緯22°1'30""(臧振華等1994)。
1984年李光周等人在執行墾丁公園考古調查時發現,由發現的地表遺物呈點狀分佈,當時調查的結果,將下水窟遺址分為三處地點,分別為下水窟第一、第二及第三史前遺址(李光周1985:44-45)。之後由臧振華等於1994年執行台閩考古遺址普查計畫時,再次調查的結果,確認應為同一遺址不同地點的分佈,因此更正此三處地點,合併為同一遺址(臧振華等1994)。
根據臧振華等人的調查,下水窟遺址地表可見散佈的陶片,遺物密度低,但範圍可擴至整個下水窟聚落範圍。其文化層在現地表下84公分,文化層的厚度可達50公分。目前文化層大部分遭聚落的建築和活動所破壞,只剩房宅前寬15公尺之部分田地地表下。從採集可見的陶片及石器等文化遺留判斷,其文化為距今約4,500-3,500B.P.的墾丁類型之繩紋紅陶時期(李光周先生稱此時期為墾丁史前文化相,參考以下附表)。其陶器特徵主要為繩紋紅陶及素面紅陶,石器類型有石刀、偏鋒砍器、打製石器等,亦有以蠑螺的螺蓋做成的貝刮器。此外,亦出土不少貝殼遺留(臧振華等1994)。
目前此遺址大部分已遭現在建築所破壞,民房地基下亦可發現不少陶片遺留(圖版一),甚至有夾在珊瑚縫隙間(圖版二)。下水窟遺址至今尚未有正式的發掘,其文化屬性及遺址特性仍還有待進一步釐清。
2、臧振華等 (1994)。《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屏東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