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雅旁Piyabong舊社與奇卡拉岡Tsekalagan舊社
雪霸國家公園內大甲溪流域原屬泰雅族賽考列克亞族(Seqoleq)福骨群(Xakut)的兩個小群司加耶武群(Seqauyau)與沙拉茅群(Salamao)的生活區域,另外還有澤敖列亞族(Tseole)也有些人在此地活動。福骨群在國家公園東南側活動分佈地區主要在大甲溪上游及支流兩岸的山麓地帶,西起達見東迄南湖大山。其中司加耶武群是居住在大甲溪上游合歡溪、南湖溪地區,也就是環山一帶的緩坡,而沙拉茅群則居住在達見到梨山大甲溪兩岸。賽考列克亞族認為自己的發源地是旁斯博干(Pinsebukan),其意就是祖先的地。該地就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附近斯巴揚台地上方的山腹上。由該地出發,福骨群族人翻越松嶺,逐步遷來大甲溪上游,清朝時期在環山一帶山區建立了塔波克(Tabok)、奇卡拉岡(Tsekalagan)、畢雅旁(Piyabong)、與托阿卡(To-aka)等四社,稱為司加耶武群(Seqauyau)。這些族人經歷了花蓮太魯閣族的襲擊行動,以及日本統治時期的各種攻擊,因此聚落不停分合,族人四處遷徙,一直到日治中期才逐漸聚集於今環山地區,而成為較大的環山部落。
畢雅旁舊社建於龜山之上,清末時被其他社人懷疑使用邪惡法術,因而協同鄰近族人攻擊之,全社人都被殺,該社因而滅亡。根據劉益昌1997年的調查,畢雅旁舊社遺址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平等村,龜山周圍的緩坡,海拔約一千七百至一千七百五十公尺。由於社址已完全被闢為果園,目前尚未發現任何相關遺留、遺跡。本舊址應屬於一小分支聚落社址的遺留。
奇卡拉岡舊社位於大湖溪右岸山腹,環山東南方的山坡上。本社在1911年時,因加入抵抗日軍的行動,殺死不少日軍,因而遭受日本人報復,殺死社民中所有男人,並將房舍全部縱火燒毀,該社因而全毀。Tsekalagan是kalan(部落)的過去分詞,也就是曾經是部落所在地,是部落廢墟的意思。大概是在聚落居民遷離之後,即被稱為部落廢墟。同樣在劉益昌1997年的調查中指出,遺址位於台中縣和平鄉平等村,南湖溪東側緩坡,海拔約一千六百公尺左右。目前社址所在已完全闢為果園,因而未發現任何遺跡、遺留保存。本舊址為一短期居留的聚落社址的遺留。
2、劉益昌 1997 《大甲溪上游史前遺址及早期原住民活動調查(一)》內政部營建署雪罷國家公園管理處八十六年尾拖研究報告
3、中國地理學會 2003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研究 參照:〈托阿卡To-aka舊社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