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大坌坑遺址
大坌坑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埤頭村公田聚落之南方,觀音山西北側山麓緩坡上,遺址的海拔高度約有30至100公尺,經緯度落在東經121°24`32"、北緯25°09`14"。本遺址之地表原本大多為竹林,早年農民採收竹筍時,常常挖掘到許多骨骸和陶器、石器,而蓋了一間小廟來集中祭祀。後來,該區域轉而作為墓地之用,遺址範圍內相當大部分為現代墳墓所佔用,此外更南側較高處還因採土石之行為而遭受破壞,是故遺址整體保存狀況相當不良,分布範圍約南北350公尺,東西500公尺。
大坌坑遺址是台灣相當重要的考古遺址,1958年為盛清沂進行地表調查時所發現,1961年楊君實亦對此遺址及十三行遺址進行調查工作。1962年及1963年,台北縣文獻委員會進行大坌坑遺址頭兩次之發掘工作,初步確認此遺址之文化層堆積包含了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及大坌坑文化。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知名考古學者張光直主持發掘。該次發掘出土了大量遺物,張光直以本遺址下文化層及高雄鳳鼻頭遺址下文化層所出土之遺物,建構出台灣地區最早之新石器時代文化,並且依初次發現的遺址之名來命名其為「大坌坑文化」。遺址長期以來,持續地為一般民間人士及學者進行採集調查,及開山造墳所破壞著,保存狀況令人擔憂。1991年12月,內政部正式指定其成為國家一級古蹟。
大坌坑遺址是一個具有多文化層的遺址。出土之遺物在陶器方面,包含了大坌坑文化的繩紋陶;圓山文化的夾砂素面陶及蓋鈕、紡輪;植物園文化的泥質陶、砂質陶、粗砂陶等;十三行文化的條紋陶片、橙色網紋陶片等等。出土之石器種類相當多元,石矛、有段小石鑿、打製石鋤、磨製石鋤、石鏃、石錘、石鏟、網墜、凹石、砥石、石支腳等,其中特殊的物品包含有槽石棒,具圓山文化代表性的有肩石斧、有段石錛石斧,以及玉材製作之各式有段錛、環、玦、管珠等。遺址在最上層文化層則出土有瑪瑙珠、鐵器碎片、玻璃飾品及宋元陶瓷。
關於大坌坑遺址的史前文化層序與其年代,近期有學者認為,由下層文化層依次往上排列應為大坌坑文化(5000-4500B.P.)、訊塘埔文化(4500-3500B.P.)、圓山文化(3200-2800B.P.)、植物園文化(2800-1800B.P.)、十三行文化(1800-400B.P.)(劉益昌等 2004)。
與本遺址相關的重要參考文獻包括了:張光直〈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盛清沂〈新近發現之台北三處史前遺址〉、《台北縣志稿 卷四 史前志》;楊君實〈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及大坌坑兩史前遺址之調查報告〉;劉斌雄〈台北八里坌史前遺址之發掘〉;劉益昌等的《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調查研究報告》等。
2、盛清沂 1959 〈新近發現之台北三處史前遺址〉,《台北文物》8(2):1-21。
3、1960 《台北縣志稿 卷四 史前志》,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
4、楊君實 1961 〈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及大坌坑兩史前遺址之調查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7/18:45-70。
5、劉斌雄 1963 〈台北八里坌史前遺址之發掘〉,《台北文獻》3:52-64。
6、劉益昌、陳光祖、顏廷伃 2001 《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計畫報告。
7、劉益昌等 2004 《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第七期-台北縣、基隆市、台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