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樹皮布打棒


撰稿者
杜美慧
內容

樹皮布打棒 (Bark-Cloth Beater; Tapa Beater),是一種器表有著特殊溝槽排列面的拍狀石器,其出土的地點就目前所知,包括了中國的華南環珠江口和雲南、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蘇拉維西、台灣、日本和中美洲等地,分布地域可以說非常廣泛。它的功能究竟為何,實際上還沒有確定的答案,考古學界一直以來都有著某些爭論。大多數考古學者根據東南亞地區民族誌的研究,認為這種石拍應該是用來製作樹皮布的,所以為之命名為樹皮布打棒,又稱樹皮布石拍。不過也有考古學者認為,在沒有充分考古學資料得以證實這類石器的確實用途之前,以「樹皮布打棒」或「石製印陶紋器」來稱呼並不適宜,因此提出了按照器物實際之形制特徵所訂的名稱,也就是「有槽石棒」。   

樹皮布是一種利用拍打技術製作而成的非紡織布料,其製作過程與經緯編織的織造法完全不同。樹皮布原料的來源,關係最為密切的是桑科的植物,尤其是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與木波羅屬(Artocarpus)最為普遍。製作者將樹皮的纖維經濕潤後進行長時間拍打,使韌皮纖維交錯在一起,便成為片狀的樹皮布料。不同的細小樹皮布料,又可以被拍打連接,1926年紙史專家Dard Hunter在西太平洋的Tongatabu就曾發現一條長210、寬20尺的樹皮布。使用樹皮布的傳統在十六世紀之前,似乎還廣泛地分布在亞熱帶地區,但其究竟起源自何處?如何興起?現在仍是眾說紛紜。   

澳洲考古學者P. Bellwood認為,樹皮布石拍在考古上常見於東南亞島嶼與大陸沿海地帶,也就是所謂南島語族的地理範圍。相對地,大陸地區的大多遺址往往主要出土紡輪,幾乎不見樹皮布打棒,這顯示出南島語族與大陸地區其他文化群體,在服裝文化上的差別。而樹皮布打棒,也就被視為是南島語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文化內容。

迄今所知世界最為古老的樹皮布文化系統,是距今5000-6000年前,環珠江口的大灣文化。台灣關於樹皮布文化的研究,則以鹿野忠雄為研究先驅者,他在1940年從語言學、民族學、植物學和考古學的角度,首次論證了台灣樹皮布文化的存在。隨著近年來台灣考古田野工作的蓬勃發展,樹皮布打棒的出現也愈來愈多,迄今至少有25處遺址,包括台東都鑾、台北圓山、台東卑南、宜蘭武荖坑、南投水車頂等,都有此重要遺物的出現。不過,台灣考古學目前則少見有相關的研究。

參考來源
1、鄧聰 1999 台灣地區樹皮布石拍初探,《東南文化》127:6-13。
2、連照美 1979 台灣的有槽石棒,《大陸雜誌》 58(4):14-28。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