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緣
臺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陶質標本與石質標本常是出土最多的二種遺物,給予我們的訊息,卻是研究時空分佈、文化型態與文化變遷最有價值的材料,其中陶質標本變異性要較石質標本為大,也最有可能反映出史前人類行為與思想;陶容器是陶質標本中的一大類,通常考古發掘中以其碎片數量最多,而整理亦最繁複,一般會將其依部位分為口部、腹片、底部、圈足、蓋等數類。(邱敏勇1984:24-26)
陶片一向是考古學者研究最佳的對象之一,因為它的使用性質與保存性,使它成為考古發掘中最大量出土的遺物之一,由於一般發掘中完整的陶器較少,所以多是藉由陶片來復原或推測陶器的型制;在針對陶片的研究上,通常會區分其在陶器上所屬的部位,如口緣、頸部、腹片、圈足或手把等,可以藉以瞭解陶器的型制,也會研究陶器的質地,如夾砂的粒徑與密度,還有就是陶片上的紋飾,如繩紋、劃紋或幾何印紋等。透過對陶片的研究,主要可以拿來做為考古學上年代與文化的訂定與討論,也可以瞭解史前人類的製陶技術與生活的面貌。(李坤修1987)
陶器口緣的型式可以用來做為判斷陶器器形的初步依據,例如罐形器、缽形器、瓶形器等不同的器形,其陶器口緣會明顯不同,罐形器的口緣會由頸部延伸出來,缽形器則無,瓶形器口緣則口徑會較小且較長;另外陶器口緣亦可用來判斷陶容器可能的大小,從一件不完整的口緣陶片,研究者可以透過測量曲率半徑來得知此件陶器其開口的實際大小,更進一步的研究,不論是陶罐或是陶缽,其口緣都有多種不同的形制與變異,例如從出土的實用陶製罐形器的口緣就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口緣內側線往內彎的「收斂型」、口緣內側線為直線者、口緣內側線向外翻轉者(亦有人分別稱為內斂、平口、外侈),並且發現在卑南文化的不同時期,各種類型的陶罐口緣有不同的比例出現(李坤修1987:30-35)。
2、邱敏勇 1984 《南投縣集集鎮大坪頂遺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