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陶把


撰稿者
葉長庚
內容

臺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陶質標本與石質標本常是出土最多的二種遺物,其中陶質標本給予我們的訊息,卻是研究時空分佈、文化型態與文化變遷最有價值的材料,其變異性更石質標本為大,也最有可能反映出史前人類行為與思想;陶容器是陶質標本中的一大類,通常考古發掘中以其碎片數量最多,而整理亦最繁複,一般會將其依部位分為口部、腹片、底部、圈足、陶蓋等數類。(邱敏勇1984:24-26)   

陶片一向是考古學者研究最佳的對象之一,因為它的使用性質與保存性,使它成為考古發掘中最大量出土的遺物之一,由於一般發掘中完整的陶器較少,所以多是藉由陶片來復原或推測陶器的型制;在針對陶片的研究上,通常會區分其在陶器上所屬的部位,如口緣、頸部、腹片、圈足或手把等,也會研究陶器的質地,如夾砂的粒徑與密度,還有就是陶片上的紋飾,如繩紋、劃紋或幾何印紋等。透過對陶片的研究,主要可以拿來做為考古學上年代與文化的訂定與討論,也可以瞭解史前人類的製陶技術與生活的面貌。(李坤修1987)   

單就陶把而言,還可以分成多種類型,曾有研究者依卑南遺址出土的陶把,將之分為橫把、豎把、杓把(直把)及特殊形把等類型(李坤修1987:54-56),除了前三種類型外,還有如不具實用的飾把、帶穿的扭把、靜浦文化的扭把、動物造型的把手等各種型式,除了實用功能外,亦展現出史前人類的美學觀點。

參考來源
1、李坤修 1987 《卑南文化實用陶器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邱敏勇 1984 《南投縣集集鎮大坪頂遺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