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喇叭型玉環(T型玉環)


撰稿者
蔡佩穎
內容

喇叭形玉環,是一種由玉石為材料製作、形狀類似於喇叭的手環,又因為它的剖面看起來是呈T字型,因此又被稱為「T型玉環」。在台灣史前遺址所出土的裝飾品中,佩戴於從手肘到手腕的手環或手鐲等裝飾品,經常是以石頭、貝殼或陶土等為原料所製作而成,其中石製的手環依其材料又可以分為板岩製的石環與玉製的玉環兩種,考古學家根據史前遺址出土的遺物,發現臺灣史前時代的人經常會使用漂亮的玉石來製作各種裝飾品,但是以玉石來製作手環則比較不常見,尤其是外形呈喇叭狀、剖面呈T型的喇叭形玉環,更是史前時代十分特殊少見的一種裝飾品。   

臺灣的史前遺址中,曾經出土過喇叭形玉環的遺址,應當以卑南遺址最為著名。卑南遺址出土了大批的玉器,這些玉器主要是出自於墓葬中,是重要的陪葬品之一,而喇叭形玉環就是出土於棺內人骨架的手骨肘部到腕部的一種手環或手鐲,主要是由台灣玉、蛇紋岩等質地較好的美石,精磨製成。這種玉環的外形,可以簡單描述如下:「一個環壁寬約十幾到二十幾公厘的寬形環,於其一周緣向外圓轉翻展出二十或三十公厘不等的圓形平面,致器身外形成喇叭狀」(連照美1998:361),因此被稱為喇叭形玉環,這個名稱由考古學家連照美教授首度使用;它的內徑近乎為正圓形,且以最接近喇叭開口處最大,往另外一端則略減,而外圓則多不規則,至於有關喇叭形玉環詳細的製作技術與過程,考古學家目前還沒有完全性的了解。   

卑南遺址出土的喇叭形玉環共有六件,它們的出土情形大致上相當類似,都是以單件形式出土於單體成年墓葬,皆戴在左手手臂且喇叭面朝上,另外還有管珠項鍊或是鈴形玉珠頭飾一起陪葬,而死者能鑑定性別者皆為女性,且葬姿均為仰身直肢朝南向的葬式(連照美1998:361)。根據卑南遺址這些有關喇叭形玉環的重要出土資料,能夠讓考古學者了解在史前時代這種玉環是如何被當時的人所使用,同時也可以讓研究者思考人們佩戴此種特殊裝飾品,是否具有什麼特殊涵義,日後在其他遺址發現類似的裝飾品,便能將這些資訊對照應用在相關研究上。

參考來源
1、連照美 <臺灣卑南玉器研究>《東亞玉器》第一冊:350-367,1998
2、夏麗芳 <喇叭形玉環> 《史前館電子報》第十期,2003
3、http://www.nmp.gov.tw/enews/no10/index.htm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