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豆
陶豆是一種陶製的容器,一般相信是用來當做食器,也就是用來裝盛食物的器具使用。陶豆這種容器可以分成「器身」和「圈足」兩個部分,而且圈足佔整個器物高度比例的一半以上,所以看起來很像「豆」這個字,器身和圈足分別代表了豆字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實際上豆這個字本身就是描述陶豆這種器物的象形文字,除了以「豆」字描繪出器物形狀以外,《說文解字》一書中也說到:“豆,食肉器也”;除了說文解字的記錄,過去古書上還有許多關於陶豆用法的記載,顯示豆的用途甚廣,不只是人們生活用品,而且還是一種用來祭祀的禮器,同時陶豆出現的時代也很早,有著悠久的歷史。
目前所知最早的陶豆是七千多年前從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所出土,一直到唐宋時代,豆的材質也由陶轉換成瓷器,可以知道這種器物流行了相當長的時間。中國古代的豆也有相當豐富的造型,比方圈足部分較高的高柄豆、較矮的矮柄豆,器身較寬淺的淺盤豆、較深的深盤豆,足部有鏤空的鏤孔豆,以及各種素面、彩繪的陶豆等,可以說除了實用價值外,也有重要的文化藝術意義在其中。
中國大陸是陶豆主要流行的區域,但其實台灣也有類似形制或是造型更特殊的器物被考古學家所發現,例如新石器時代中期流行的三、雙連杯,因此雖然有些相似的器型可能是受到中國文化所影響,不過兩者之間有何種關聯則有待更多出土資料證明。有時候我們會用「豆形器」來指稱台灣出土的陶豆,這樣可以和中國傳統禮器的陶豆有所區分。早在日據時代鹿野忠雄先生就曾經記錄墾丁遺址發掘出土過一件九公分高的紅色豆形器;隨著光復至今對於文化資產的重視以及考古學者的發掘研究工作,許多遺址如台北的芝山岩遺址、高雄的桃子園遺址以及台南科學園區遺址群中的牛稠子文化層、台東的山棕寮遺址等,都有豆形器出土的紀錄,可說是相當有特色而且在台灣全島分佈非常普遍的考古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