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掃叭遺址)
掃叭遺址位於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遺址目前被規劃為三級古蹟,到達遺址地點後,可以看到明顯立於地表的兩件石柱(可參考掃叭遺址圖版),是目前臺灣考古發現中最大的石柱,而其形式亦不同於其它地方所發現的石柱(如卑南遺址的月形石柱或麒麟文化中常見的石柱)。
關於掃叭遺址的石柱,最早的記載是日人學者鹿野忠雄(1930:281-283)調查時曾記錄到「地表以上高約6.7公尺,寬約1.82公尺,厚約0.45公尺,長軸方向約為東西向。其一面離地表約1.5公尺處見有徑15公分的圓形浮雕兩個,另一面由頂向下約90公分處刻有橫槽。」與「另一根倒臥離前者約10公尺的地方,長約5.45公尺,寬約1.06公尺、厚度約略與前者相當;一端有長方形的縱槽(寬18公分、長約60公分)。二根石柱表面皆有剝落現象,雕刻圖案已模糊不清。」(譯文引自李德仁1992:69)
後來經劉益昌等人再次調查時,對兩件石柱進行測量,前者「地表以上高約575公分,最寬約152公分,厚約32公分,長軸方向為S85°E。」後者則「現重立露出地表高約399公分,寬約100公分,厚約50公分。」另外,於南邊的石柱之東南方發現一殘存的石柱「地表以上殘高約27公分,寬約79公分,厚約13公分,長軸方向N5°E。」(引自李德仁1992:69-71)
從記載中可知,掃叭遺址上的兩件石柱原僅有一件豎立於地表,另一件是在1970年時瑞穗鄉公所將其扶正,故其豎立方向並非原始的情形,兩件石柱皆為板岩質,在接近頂部位置處有一橫槽(見圖版),關於其功能與意義,學者推測可能類似於排灣族的祖先雕像,亦可能是做為建築結構的一部分。(李德仁1992、鹿野忠雄1930)
過去石柱周圍圍有欄杆,並在地面以水泥固定(連照美、宋文薰1982:135),現在則將之去除,但卻可發現石柱有遭人刻劃文字的破壞行為,所以對於石柱的現狀而言,如李德仁(1992:73)所言:「應有適當的整體性遺址公園規劃來維護遺址,而新的工程建設事前則應做好文化資產評估,以避免對本遺址進一步的破壞。」
2、鹿野忠雄 1930 〈臺灣東海岸巨石文化遺跡に就て(一)(二)〉,《人類學雜誌》45(7):273-285;9:362-374
3、連照美、宋文薰 1982 《臺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專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