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守蓮遺址的岩棺
岩棺為以單一岩塊雕琢而成的石棺形遺留,目前考古學上認為其於巨石文化之主要遺留項目之一,與石壁、巨石石柱、單石、石像、有孔石盤等組成可能與祭祀有關的整套巨石構築(宋文薰1980:133)。早期亦有學者認為其可能是屬於王者的墳墓(引自郭素秋1995:1),或有人認為其可能做為儲水槽,或被當地原住民視為求雨石等,然其實際的使用或功能目前仍無一完整的答案。
白守蓮遺址位於臺東縣成功鎮,遺址共發現三座岩棺,1號岩棺被放置至當時的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2號岩棺於1986年被置於臺東縣立文化中心,3號岩棺仍置於原處,在1995年時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進行搬遷與修復(臧振華2000:1402-PSL-1)當地阿美族人視岩棺為古時候的棺材稱為Taknip,「據說鄰近某些阿美族人在天旱時來此,將岩棺週緣敲下一塊,供求雨祭祀儀式之用,所以也稱這個岩棺為『求雨石』。」(劉益昌等1993:94)
過去記載白守蓮遺址可見數個岩棺,但多已部壞,僅餘一件保存完整者,在鹿野忠雄的記錄中「這一具岩棺,長約二.一公尺,寬約一.二公尺;周壁厚度約一八-二一公分;裡面的深度約一.二公尺;平面長方形;顯著的特徵為,在石棺外壁,由上緣向下約六O公分處雕有高約三O公分的十個角狀突出物,這些突出物在較長的兩側面各有三個,在較短的兩側面各有兩個;此外,在石棺裡面的一隅鑽有約三公分的排水孔,通至外表。」(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1955:68-69),此件岩棺目前置於臺東市縣立文化中心,其前立有說明牌,寫著:
一、 名稱:白守蓮史前遺址岩棺
二、 出土時間:中華名國七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三、 出土地點:臺東縣功鎮三仙里白守蓮高台
四、 年代:三千餘年前
五、 鑑定者: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系宋文薰教授
六、 指定:教育部台(75)社字第四九二五九號函 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筆者前往測量目前置於文化中心前的岩棺,其主體呈一立體梯形,實際測量長約218cm,寬約117cm,最長部份可達234cm,寬約133cm,高至少128cm,部份埋於土中,整體大致完整,僅一角有破損情形,岩棺內部長約171cm,寬約61cm,可見一穿孔最大直徑約8cm,另外在岩棺的外部體上,四面皆帶有突起,長邊的兩個側面各帶三個突起,短邊則各有二個突起。
2、郭素秋 1995 《臺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臧振華 2000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東縣》。內政部編印
5、劉益昌、劉得京、林俊全(劉益昌等1993) 10、1993 《史前文化》。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