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兩頭尖器(兩頭尖骨器)
撰稿者
謝艾倫
內容
兩頭尖骨器指的是將動物肢骨磨成兩頭尖的棒狀骨器,在台灣,這種遺物最早出土於於八仙洞遺址,當時宋文薰教授稱之為兩頭尖骨針,並引述著名考古學家J. G. D. Clark的研究資料,認為其功能是釣具,使用方法則是讓魚吞食包覆其外的餌食,而後藉由器物的長度卡住魚的食道或口腔而被釣起來。(宋文薰,1969)
此後,台灣陸續出現類似的這種考古遺物,例如在屏東地區的龜山遺址、鵝鸞鼻第二史前遺址及台北的芝山岩遺址等。過去部份報告稱之為魚鉤,1983年李匡悌以「魚卡子」稱之,認為如此更能表達其功能上的意義。各地出土的此類遺物也有不同的型制,八仙洞遺址出土者中間沒有刻痕,但是屏東地區出土的骨器中間有0-3條刻痕,似乎是為了便利綁繩之用。芝山岩出土的遺物兩端尖銳度不同,在靠近一鈍端處刻有數條細槽,因此是不是本文所說的兩頭尖魚卡子還是有疑問(黃士強,1984)。再者,同在屏東,龜山遺址與鵝鸞鼻第二史前遺址的形制就有不同,前者較為粗壯,後者則有大小型之分,呈現了史前漁撈活動工具的多樣性。(李匡悌,1983)
此外,中國大陸及日本也有類似的遺物出土。中國大陸集中出現於遼東半島地區;日本則分布於本州及北海道。其中日本稱之為「逆T字形釣針」,出土量也不多,且集中於繩文時代(江坂輝彌、渡辺誠,1988)其中當地的一個博物館還辦了考古體驗活動,讓民眾體驗用這種骨器釣魚的感覺!
參考來源
1、甲元真之編 1998 《環東中国海沿岸地域の先史文化》、科学研究費補助金考古学班研究成果報告書4、熊本
2、江坂輝彌、渡辺誠 1988《装身具と骨角製漁具の知識》、東京美術
3、宋文薰 1969〈長濱文化--臺灣首次發現的先陶文化〉《中國民族學通訊》9:1-27.
4、李光周等 1985《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報告 》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5、李匡悌 1989《鵝鑾鼻公園地區史前漁撈活動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報告第66號。
6、1995 《恆春半島史前海岸聚落的比較研究:以龜山史前遺址和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為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計畫報告。
7、1994 《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史前遺址為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
8、1999〈再看三千年前台灣南端的漁撈與採貝〉《第三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論文》,南港:中央研究院。
9、黃士強 1984《臺北芝山巖遺址發掘報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江坂輝彌、渡辺誠 1988《装身具と骨角製漁具の知識》、東京美術
3、宋文薰 1969〈長濱文化--臺灣首次發現的先陶文化〉《中國民族學通訊》9:1-27.
4、李光周等 1985《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報告 》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5、李匡悌 1989《鵝鑾鼻公園地區史前漁撈活動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報告第66號。
6、1995 《恆春半島史前海岸聚落的比較研究:以龜山史前遺址和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為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計畫報告。
7、1994 《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史前遺址為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
8、1999〈再看三千年前台灣南端的漁撈與採貝〉《第三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論文》,南港:中央研究院。
9、黃士強 1984《臺北芝山巖遺址發掘報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