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棺
一種以片狀石板作為材料,拼接組合成長方形的特殊葬具。常見於東南亞各地,是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東部史前文化墓葬的一項重要特徵。過去有各種名稱,如「石棺」、「組合型石棺」、「組合式箱形石板棺」等。
台灣地區關於石板棺的考古研究,始於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之創設。1930年,墾丁遺址發現了石板棺遺跡,移川子之藏、宮原敦和宮本延人等人前後進行了三次的發掘工作,共掘出石板棺二十五具,可以說是台灣地區首次系統性的發掘工作。1934年,宜蘭的蘇澳新城遺址由於道路工程鏟出了八十多具石棺,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在岡田謙、馬淵東一與西東重義的協助下,就其中四個石棺進行搶救發掘,並且於期刊《南方土俗》中,發表了〈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一文。1980年,由於南迴鐵路的施工,卑南遺址所在地被挖出了大量的石板棺,經由宋文薰、連照美率領台大考古隊進行歷時十年的十三次搶救發掘後,該遺址共出土一千五百多座的墓葬。卑南遺址也成為了現今東南亞地區,出土最多且規模最大之石板棺群的重要遺址。
台灣地區有石板棺遺跡出土的遺址,現在估計約有六十個,遺址的分布範圍很廣,但是多集中於台灣東部和南部地區。重要遺址包括了北部的丸山遺址、中部的曲冰遺址和大馬璘遺址、南部的墾丁遺址和鵝鑾鼻第一遺址、以及東部的卑南遺址,這些遺址中出土的石板棺數量都很多。
石板棺作為一種葬具,通常被研究者視為是一種文化的重要特徵,不過我們可以發現有少數遺址,同時出現了石板棺和其他類型葬具的墓葬,譬如丸山遺址和大坑遺址有石板棺與甕棺共存,都蘭遺址則同時有石板棺和岩棺。究竟為何同一遺址會出現兩種風格迥異的葬具,這問題對於台灣考古學者來說,尚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對於石板棺,考古學家主要關注於石板的材質及其來源、石板的組合配置方式、石板棺群方向等問題。首先,台灣地區石板棺的石板大多為板岩材質,但是有部分遺址的石板棺,其石板為砂岩或珊瑚石灰岩所製成。參考台灣地質岩脈的分布資訊,研究者可以討論人們如何取得資源,是否有交換的行為。在石板之配置方面,卑南遺址的研究可以說是最具系統的研究。連照美發現,該遺址部分石板棺具有橫板,也就是在棺身上端放置一塊四邊敲打整齊的長方形石板,推測其功能是用來稱開棺身的兩側石板,以維持期間的距離,避免日後塌垮。另外,某些棺特殊的扣榫結構,被認為是卑南文化石板棺的一個特點。而石板棺群的方向層面,研究者通常認為其蘊含了史前人類某些宗教信仰上的意涵。
2、宋文薰、連照美 1983 <台東縣卑南遺址發掘報告(一)>,《考古人類學刊》 43:117-136。
5、1987 《卑南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6、1988 《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7、1989 《台東縣卑南文化公園考古試掘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十五種。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