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支腳


撰稿者
溫天賜
內容

一、基本構造與功能   

用來支撐壺或罐等容器,將其架離地面以方便在底下生火烹煮食物的工具。台灣原住民的陶容器有些是平底的,可以平放在地面,用來儲存水或其他東西,另外有些則是圓底的,不能在平面上站穩,且是作烹飪之用,因此需要用支腳將容器撐住。在台灣,支腳與容器多是分離的,中國的鼎一類的器具則是容器本身與支腳相連。  

在清朝對原住民的紀錄中,彰化縣誌有「或支以三石塊,若鼎峙然」的記載,噶瑪蘭廳誌也有「炊以三塊石為灶」的描述,指的很可能就是支腳,而過去阿美、達悟等族烹煮食物時,也會在地上放置三塊石頭,有時還會將石頭底部埋在地下,因此學者推測史前支腳的使用方式應該也是以三個為一組(宋文薰,〈台灣史前遺址出土的陶支腳〉,《考古人類學刊》9/10:p.137)。目前考古發現的支腳可分為陶製和石製,以陶支腳來說,其形狀為柱狀,底端成寬面,可於平面站穩,有些陶支腳的底面會略往內凹或呈中空狀;器身向一端傾斜,呈現彎曲狀,有些支腳則會在較長的一側附有把手,方便拿持,頂部則逐漸變細,在使用時會與容器接觸,形狀變化較多,也較常有破損的狀況;顏色上則會因二次火燒的關係局部呈現粉紅色或灰色,所以其用途可確定與火有關;高度多在15~20公分左右 顯示容器與火焰間的距離;在重量方面,圓山遺址有一件較完整的陶支腳重848克(宋文薰,〈台灣史前遺址出土的陶支腳〉,《考古人類學刊》9/10:p.137)。

二、實際例子   

台灣出土陶支腳地點很多,從新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皆有,如南部蔦松遺址、烏山頭遺址等遺址都有。以鐵器時代的蔦松遺址為例,其中的陶支腳材質與其他陶容器相同,表面顏色為紅色或紅褐色,內部則是土褐色或黑褐色,外表較為粗糙並有些凹凸不平,應該是用手捏製時留下的痕跡。支腳底部可分為圓平底和圓凹底,二者直徑都約10~15公分,圓平底支腳底不平整,但有些在底部中央會略為凹陷,有可能是製作時無意留下的,重量通常較輕,形狀也較細,高度約18公分;圓凹底的底部中央則會向內凹一圓洞,圓洞直徑約7~9公分,深約4公分,其作用不明,但圓凹底的支腳通常比較粗重,高度也略高,約20公分。底部往上的器身部分則是上細下粗,由8~12公分漸減至頂部的5~7公分,頂部則可大致分為三種形狀,有圓弧狀的圓轉頂、頂部壓平的平頂形及頂部壓平並往一側凸出一塊的平突頂,後兩者通常出現在較細、較輕的支腳上(黃台香,《台南縣(註 1)蔦松遺址》p.44~46)。   

除了台灣以外,中國、日本、越南北部及中部(安南)也都有陶支腳的存在,但型制與台灣皆有所不同(宋文薰,〈台灣史前遺址出土的陶支腳〉,《考古人類學刊》9/10:p.137)。

參考來源
1、宋文薰 1957〈台灣史前遺址出土的陶支腳〉,《考古人類學刊》9/10:137~145,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2、黃台香 1982台南縣蔦松遺址,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