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撰稿者
溫天賜
內容

一、概述

用杵搗弄物體時與之配合的容器,在台灣原住民生活中是普遍的生活器具。傳統原住民的杵臼通常是用來舂搗小米或米糕,而且通常是一天只搗弄一天所需的份量而已,這是因為榖穗較易保存({4890: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p.134),但有時杵臼也會用來舂搗其他東西,如以前的鄒族用的一種揉皮方式便是以杵臼舂搗獸皮,使獸皮變軟後便於縫製衣物(達西烏拉灣˙畢馬,《台灣的原住民鄒族》p.276)。種類可大致分為石製的石臼和木製的木臼二種。

二、石臼

台灣的考古遺址通常只發現石臼,而今日原住民除了石臼外更常見木臼,這可能是因為木臼較易腐壞而不易留存導致。以南投的大坪頂遺址為例,該遺址被歸類為石臼的石器乃選用有一較平整面的天然大石塊,在該平整面打製出臼槽雛形後再加以磨製成形,所以形狀與大小不一,六件中有五件石臼長度在45~68公分之間,寬則在32~47公分間,臼槽通常位在平面的正中央,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從6~18公分不等,深度約2~5公分,材質皆為砂岩,其中二件石臼分別有3和4個臼槽,其餘三件則只有一個。剩下的一件體積較大,長寬為209公分及96公分,臼槽直徑卻只有4.5公分,深度則是5公分(邱敏勇,《南投縣集集鎮大坪頂遺址》p.298~299)。卑南遺址也有一件完整的石臼,長45公分、寬35公分、15公分高,臼槽則有10公分深。(連照美、宋文薰,《發掘1986~1989》p.151)現在的原住民也有石臼,以布農族族為例,他們的石臼質地堅硬,主要用途是舂米糕,但平時也可能拿來儲水或裝米,另外他們也有專門用來搗火藥用的石臼(達西烏拉灣˙畢馬,《台灣布農族風俗圖誌》p.157~159)。

三、木臼

傳統原住民使用的木臼形制和大小會隨各族而不同,如泰雅族臼有細腰(臼的外部變細的部分,形狀會有點像沙漏),鄒族的臼無腰,阿美族則低腰,而即使是同一族,不同地域的臼也會有些差異(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p.134)。一般用來搗弄穀物的大型木臼,其高度從20~60公分不等,口徑約25~30公分,口深約10~30公分;另有一種是專門用來搗弄檳榔的小臼,通常是咀嚼力較弱的老者所使用,形狀類似大型的木臼,高度約在10~16公分左右,口徑約6~9公分,口深約4~8公分(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p.136~137)。木臼皆是用一整塊木頭將中間挖空製成,為了減少使用時穀物因為舂搗的力道而跳出臼外的情形,通常會選用材質較軟的木材製作(劉還月、李易蓉,《認識平埔族群的第N種方法》p.180)。另外有些較精緻的木臼外側還會有雕刻的圖案作為裝飾。

參考來源
1、邱敏勇 1992 南投縣集集鎮大平頂遺址。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連照美、宋文薰 2006 卑南遺址發掘1986~198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3、陳奇祿 1992 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市:聯經 7、達西烏拉灣˙畢馬(田哲益)
4、1995 台灣布農族風俗圖誌。台北市:常民文化
5、2003 台灣的原住民—鄒族。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6、劉還月、李易蓉 2001 認識平埔族群的第N種方法。台北市:原民文化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