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石鏃(箭頭)


撰稿者
周書屹
內容

「鏃」就是箭頭,在前期的發展階段,箭頭的型制可能只是個單純的小型尖狀器,這種尖狀器的材質,包含了木、竹、骨、角、石等,將尖狀器綁或插於木或竹棒的前端,部份「鏃」會帶「穿」(貫穿的小型圓洞,用來綁繩),搭配弓來使用,作為較遠距離的武器使用。由於「鏃」與矛在型制上有類似的地方,因此光從大小要區分並不容易,因此也有學者直接稱為「矛鏃形器」。   

後來逐漸發展成較短且等腰三角形的型式,這是因為發現弓箭有尖銳且較大的箭頭,會造成目標比較大的傷亡(箭在空中行進時是旋轉的,旋轉的力道也是其主要殺傷力的所在,因此較大的箭頭可以形成較大的傷口,不過同時顧慮到穿透力與行進時的阻力,因此是三角形且多見為銳角的型式)。之後又發展出”錂”,也就是除鋒刃外向兩側突出的部份,有後勾的「鏃」是比較晚期才發展出來的,依據這兩部份,加上「鏃」所形成的三角尖部的角度,可以區分出不同型制的「鏃」。   

考古學者常以是否有「鏃」的出現來作為判斷在該遺址生活的群體其生業活動為何的標準之一,由於「鏃」相對於其他如陶製品來說,更是個消耗品,往往容易破損(射到石頭或是比較堅硬的東西)或是漏失(射到動勿身上但是沒射到要害,動勿負傷逃跑,箭頭也就跟著被帶走了),往往在遺址中發現到的是殘片,這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人群會將可以取回的「鏃」帶回修整繼續使用,也有可能是因為伴隨著所得的獵物回到了原本居住的地方因此留下。而如果發現大量「鏃」的存在,根據伴隨的現象或遺物,可能為製造的中心,可能是該群體有比較多的人口或是比較頻繁的狩獵活動,當然也有可能是有戰爭行為的存在。偶而考古學者會在墓葬的人骨遺留上發現「鏃」的存在,根據其所在的位置與形成的角度,可以討論究竟是在埋葬過程中,「鏃」作為儀式性的擺設還是該個體是被弓箭所殺傷,進而討論是否是有戰爭行為的存在。   

在台灣史前考古遺址中發現的「鏃」,材質為多為石製,這或許是因為,一方面金屬工藝尚未或是較晚傳入,也或許是金屬製品傳入但尚未普及,一方面也是因為竹、木等材質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所能遺留下來的材料並不多。

參考來源
1、劉克竑 1990 卑南文化矛鏃形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