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先史時代之文化層
此文原為一九四三年鹿野忠雄著,宋文薰於一九五二年翻譯,載於文獻專刊第三卷三/四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原文載於「學海」第一卷第六號(昭和十九年),宋文薰先生因為此文是當時唯一討論臺灣先史文化層之系列論文,特為譯出。內容是鹿野忠雄根據在臺灣所發現的史前遺物和遺址以形制學及地理分布的研究,把台灣史前遺物分為繩紋陶、網紋陶、黑陶、有段石斧、原東山文化、巨石、菲律賓鐵器文化等七個文化層,並推論『臺灣史前文化的基底是中國大陸的文化』。他認為繩紋陶器是從亞洲大陸直接傳入臺灣;而非來自島嶼,網紋陶器推測自華中傳入臺灣,而幾乎傳播至全島。黑陶文化為中國東海的沿海文化,或沿海岸南下傳入臺灣。有段石斧傳入的來源地或為福建。原東山文化約在紀元之前,除青銅器外,還有若干鐵器隨著新石器同時混入。巨石文化與越南尤其柬埔寨有聯繫。上述的繩紋陶、網紋陶、黑陶、和有段石斧等文化層即代表中國大陸文化曾數度傳到臺灣;而後,臺灣又受到中南半島混有青銅器、鐵器等之金石併用文化的影響;最後,從菲律賓傳入了鐵器文化。
在台灣考古學的發展中,以現代考古學的方法來研究地下出土資料的,始於一八九六年,日本國語學校的教師栗野傳之丞,在臺北市郊的芝山巖發現了一件石器。次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和宮村榮一,發現了圓山貝塚。這兩個發現,使得人們開始注意到,臺灣在遠古的時代,可能已經有人類居住。此後,有關史前時代人類的遺址,在臺灣各地不斷地被發現,吸引了許多的日本學者投入臺灣考古學的研究,包括鳥居龍藏、田中正太郎、森丑之助和:鹿野忠雄、移川子之藏、宮原敦和宮本延人等。到了一九二九年,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前身「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開始設立,在臺灣各地又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史前遺址,並且展開了考古發掘工作。現在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墾丁遺址,是全臺灣首次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的遺址。此後,以迄臺灣光復初期,以國分直一為首的日本學者繼續在臺灣各地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獲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當時他們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便是有關臺灣史前人類和文化所屬的系統以及它們的來源。鹿野忠雄所發表的《臺灣先史時代之文化層》,可以說是日據時代臺灣考古成果的總結。
2、1952 《臺灣先史時代的文化層》,文獻專刊第三卷三/四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北。
3、網站-http://www.cca.gov.tw/Culture/museum/anti/sec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