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
土俗人種學教室原名土俗人種學講座,創設於西元1928年台大帝國大學建校之初,隸屬於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台北帝國大學,是日本政府所設定的日本帝國南方研究基地,其所進行的研究以華南、南洋地區為重點,在人文研究方面,則特別設立了南洋史學、土俗學和人種學。依照「台北帝國大學講座令」的規定,講座為基本的教學與研究單位。土俗人種學講座主要作為補助性質的學科,它能在台北帝國大學設校之始即成立,可見日本人對於這個學問的發展有多麼重視。
土俗人種學講座的教授,由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出身的移川子之藏擔任,慶應大學畢業的宮本延人則於初期任職助教,後升任為講師、副教授。史學科第一回的學生馬淵東一,可以說是這個講座所訓練出來的學生,畢業後他擔任史學科副手,至1945年受聘為副教授。移川、宮本與馬淵三人共同進行調查並發表之《台灣高砂族所屬系統の調查書》一書,曾於1936年得到日本帝國學士院賞的榮譽。土俗人種學講座的訓練,融合了今日的文化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與體質人類學。研究者在講學之餘,積極於調查南洋與台灣地區原住民的人種特徵及文化特質,一方面蒐集許多民族誌資料和原住民的生活物件,另一方面則進行諸多考古工作,試圖去建構出一個涵納過去和現在的南洋地區文化圖像。在講座之下,另外設有南方土俗學會,除了舉行報告的例行活動之外,並且發行《南方土俗》雜誌,集當時台灣人類學研究者於一堂, 可以說是台灣制度化的人類學發展的開始。
考古學者金關丈夫、國分直一、米澤容一等人,認為土俗人種學講座的創設,是台灣考古學發展的一個新時代指標。因為在這個時期,以土俗人種學教室陳列室為中心,學者們開始進行有系統的資料蒐集和整理工作,為台灣留存了許多珍貴的器物和歷史文獻記載。而且相較於之前個人性的調查,此時期考古研究者開始從事有組織的科學性發掘工作。1930年移川子之藏、宮原敦、宮本延人等學者在墾丁進行三次發掘工作,共掘出了石板棺二十五具,是台灣第一次正式的發掘工作;1934年移川與宮本發掘蘇澳新城的石棺;1938年淺井惠倫、宮本延人和金關丈夫發掘大馬璘的石棺遺跡,這些發掘研究皆具有相當的時代意義。
土俗人種學講座時期的各種研究,可以說是現今台灣民族學與台灣考古學的深厚根基。但土俗人種學講座隨著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原台北帝國大學改為國立台灣大學,也隨之更名為「民族學研究室」,附屬於文學院歷史學系。1949年台灣大學於文學院設立「考古人類學系」,原「民族學研究室」的相關資源同時併入該系。1982年,正式改稱為「人類學系」。
2、http://homepage.ntu.edu.tw/~r92a21001/academia.files/01ch4.pdf (陳偉智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