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撰稿者
溫天賜
內容

一、位置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分為本館與卑南文化公園二個部份。本館並非直接建於遺址上,而是位於遺址的西南方,地址為台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建築面積約10公頃,而原來的卑南遺址範圍則規劃為文化公園,佔地約18公頃,地址為台東市南王里文化公園路200號。史前館的網址為http://www.nmp.gov.tw。

二、成立   

史前館成立緣起於1980~1989年共計十三次的卑南遺址搶救發掘。1980年7月,當時南迴鐵路台東新站興建進行工程時,破壞了部分遺址並挖出了大量的史前墓葬與陪葬品,引來社會各界的關注後,台東縣政府委請台大人類學系的宋文薰和連照美二位教授率領台大考古隊,利用寒暑假時間在施工單位留下的範圍內進行搶救發掘。前八次發掘進行於1980~1982年間,之後五次則進行於1986~1989年間,總發掘面積約10000m²,出土約1500具墓葬,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及房屋結構,但這只是遺址的一部分,為了保護卑南遺址,宋文薰教授首先建議就地興建遺址博物館,在1984年,教育部決議興建史前館,1988年內政部將卑南遺址訂為一級古蹟,1990年史前館籌備處成立,並由教育部聘請連照美教授出任主任。史前館於2001年試營運,2002年正式開館,並由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臧振華擔任館長,2006年由浦忠成接任館長。除了有維護遺址的功能外,史前館也冀望成為科際整合的史前文化研究中心,而史前館在對卑南遺址持續的發掘之外,也負責過一些其他遺址的發掘及研究工作,如2002至2004年間的港口遺址及舊香蘭遺址的搶救發掘計畫等。

三、內容   

史前館本館內設有三個常設展示,內容以闡釋人類、自然和文化三者間的互動關係為目標,分別為「台灣自然史」、「台灣史前史」及「台灣南島民族」。自然史展示依時間分為「誕生」、「冰期」與「新世代」三個展示室,從台灣島的形成開始介紹台灣在這三個時期的自然環境變化,包括地質及地形的變動、冰河時期動植物的遷徙、以及冰期結束至今人類所佔的地位及各種影響。   

史前史部分以台灣現知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和人類為起點,也就是長濱文化及左鎮人,到距今400年前台灣進入歷史時期之前的史前文化為主要內容,並分為八個主題,每個主題則是對一些特殊或重要的史前遺址、文化、人類活動內容及產物做介紹,包括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史前人類與海洋的關係、卑南文化與遺址、巨石文化、史前的陶器、石器和玉器,以及鐵器時代台灣的轉變等。   

南島民族則以台灣原住民的社會及文化為主題,並可大致分為「社會人群關係」、「工藝、生計與社會」及「祭儀與精靈觀念」,每個主題會以數個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族及其文化內容為例做說明,例如過去平埔族與漢人的接觸過程、阿美族的親屬及二性關係、達悟族的造船工藝及捕魚技術、鄒族的戰祭和小米祭等。   

除了三個展視聽外,本館還設有一「中庭議題區」,以不同人物的訪談及影像紀錄呈現對某一主題的不同觀點,例如都市原住民的生活問題、對卑南遺址及史前館本身規劃的討論等。   

卑南文化公園則是台灣第一個考古遺址公園,建立目的為保護尚未發掘的卑南遺址}區域,其中保存了唯一一個還未移動過位置的月形石柱,而公園內仍在持續進行發掘研究,並將發掘現場開放參觀作為展示的一部份。公園內種植有台灣東部的原生植物,可讓遊客藉此體驗史前的自然景觀,此外還建有戶外表演場及瞭望台,其中瞭望台上複製有興建時挖出的三個石板棺的出土情形,而遊客服務中心也展有一些卑南遺址的遺物、文化現象及發掘過程。

參考來源
1、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黃國恩主編 2002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紀念特刊,台東市: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林秋芳主編 2002 探索台灣古文明—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導覽手冊,台東市: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3、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葉宏中主編 2003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九十二年為民服務特刊, 台東市: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4、連照美 2003 新石器時代卑南研究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5、連照美,宋文薰 2006 卑南遺址發掘1986~198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