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澎湖群島的考古學


撰稿者
杜美慧
內容

<澎湖群島的考古學>一書,出版於西元1992年五月,是1983年春季至1985年夏季,考古學者臧振華在澎湖群島進行考古研究的計劃成果報告。該書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發行,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九十五,全書以英文撰寫,是第一本就澎湖地區之史前文化有所探討的重要著作。臧振華在本書中,有條理的說明了他的研究工作,從問題的提出、研究策略、對所發現資料的分析,至對古代人類拓殖澎湖群島的因素和過程作出重建和解釋,書中都有著扼要而系統的陳述。   

澎湖群島在考古學研究上,被認為具有以下的特殊條件:其一,澎湖群島中大多數的島嶼面積都很狹小,提供了一個易於掌握的研究區域;其二,澎湖群島的自然環境甚為特殊,是研究人地關係的好場所;其三,澎湖群島位於大陸東南海岸和台灣本島兩地區之間,可探討兩地區之間的關係。臧振華為其調查計劃擬定三項主要的目標:(1)建立澎湖群島古代文化的年代層序;(2)探討澎湖群島古代文化的適應型態和變化,包括生業型態、聚落型態與交易型態三方面;(3)試求解釋和重建澎湖群島的拓殖過程。   

此研究計劃首先完成了澎湖群島之中三十二座島嶼的調查,其後進行數個代表性遺址的發掘工作。調查總共發現九十一處遺址,其中五十二處為史前遺址,三十九處為歷史時代遺址。在史前遺址中出土的文化遺物,以陶器和石器為主,若干遺址亦出現骨器和貝器。陶器可分成粗繩紋陶、細繩紋陶和素面紅陶等三個主要類型,分別出現於不同的遺址和文化層,因此推論不同陶器應該具有著文化年代層序上的意義。   

而綜合菓葉A等遺址經發掘而得到的考古資料,根據器物形制的分析、層位證據、以及大量碳十四測定年代,研究者為澎湖群島建立出一個文化年代學的層序:以粗繩紋陶為特徵的菓葉期(4600-5100B.P.)、以細繩紋陶為特徵的鎖港期(4300-4700B.P.)、以素面紅陶為主要特徵的赤崁頭期(4000-4200B.P.)、及進入歷史時代以漢式器物為特徵的蒔板頭山期(A.D.9-14)。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澎湖的史前文化,基本上與台灣西南海岸地區的史前文化有著較密切的關聯,臧振華相信台灣西南海岸是澎湖史前文化的直接來源地區。此外,澎湖菓葉期A和鎖港期的史前文化,似乎也與大陸廣東、福建沿海同時期的史前考古文化有所關聯,臧振華認為此顯示二者之間極可能有相當程度的接觸。   

這些史前文化的人群,生業上相當仰賴海洋資源如貝類、海藻與魚類,直至歷史時期生業才從海洋取向轉變為海洋與農畜混合的取向。澎湖群島的自然資源甚為稀少,除了海中生物和玄武岩石材之外,當地缺乏糧食和各種材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必須從其他地方輸入物品。考古證據顯示,澎湖出產的玄武岩石材當時在台灣西海岸中南部有很廣大的需求,而台灣的陶器和玉器,也輸入到了澎湖。聚落型態方面,澎湖的遺址可約略區分成臨時性和固定性的聚落,兩種都沿著海岸呈線型的分布,並沒有明顯的階層性。

資料來源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提供
最終編輯日期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