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發現史前電子報

~
總筆數:293
期數 當期主題 發行日期
360
  • 從文物典藏到虛擬展示
  • 花東縱谷的巨石文化與遺址(下)
  •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經驗中學習並成長
  • 「台灣打工度假青年鏡頭下的澳洲」攝影展
2017-12-01
359
  • 卑南族研究的多音聲軌:記第三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
  • 花東縱谷的巨石文化與遺址(上)
  •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在實習的日子裡,增加社會經驗
  • 2017年南島文化國際研討會
2017-11-15
358
  • 跨越障礙.友善平權—談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視障觀眾服務
  • 暴雨後的卑南遺址公園防洪工程(下)
  •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好好學習的一個月
  • 2017 國際博物館AR/VR 研討會
2017-11-01
357
  • 典藏聲音藝術:展出《聲音雕塑》(Consonance)側記
  • 暴雨後的卑南遺址公園防洪工程(上)
  •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之面部復原
  • 「2017考古遺址保護與推廣研習會」
2017-10-15
356
  • 爺爺和孫子的接唱──談「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 談「考古現場」出土陶片的經典紋飾(下)
  • 館與我‧我與館之間:談成為解說員的心路歷程
  • 博物館、地方與原住民音樂工作坊
2017-10-01
355
  • 「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在新南向政策下的新風貌
  • 談「考古現場」出土陶片的經典紋飾(上)
  • 雖微弱,但閃爍:第七屆臺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 『「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2017-09-15
354
  • 史前岩棺製造場─豐濱.宮下遺址
  • 以藏品重建博物館與原住民族社群間的關係:史前館的例子(下)
  • 從地域觀光與文化發展談金澤21世紀美術館
  • 「3D列印科學生活營」
2017-09-01
353
  • 軟玉!硬玉!什麼是臺灣玉?
  • 以藏品重建博物館與原住民族社群間的關係:史前館的例子(上)
  • 參觀史前館互動體驗新亮點
  • 暑期單日型營隊---史前生活大考驗
2017-08-15
352
  • 從文化特質、殖民傷痕到「我們的歷史」:加拿大歷史博物館中的第一民族
  • 與關島查莫洛兄弟在臺東展開「心」旅程
  • 低氧處理與冷凍處理之比較
  • 『史前大尋寶、勇闖博物館』活動
2017-08-01
351
  • 記2017國際博物館日:關島與南島原鄉的對話,在臺東
  • 跨越黑潮計畫:竹筏出海紀實
  • 《Pinadray(卑南王)》定目劇的實務推動與未來展望
  • 暑假活動-親子共讀•手製小書快樂玩活動
2017-07-15
350
  • 用想像力連結史前文物:談史前文創設計競賽
  • 《Pinadray (卑南王)》定目劇的嘗試與詮釋
  • 跨越黑潮計畫:重建三萬年前祖先之路的壯志
  • 106年度多元文化月,分享豐富多元文化
2017-07-01
349
  •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重返故事報導營,以及在卡拉魯然的學習
  •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疲倦的身體、滿足的心靈、堆石地上的博物館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風雨中窺見博物館典藏實態
  • Kulumah!〈回家〉106年第五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暨台東縣高中職原住民青年聯合展演
2017-06-15
348
  •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什麼是家?」——在卡帕里瓦的日子
  •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體驗卡大地布的脈動─小米、巴拉冠和部落故事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深深感受臺灣史前文化的豐富
  • 『關島與南島原鄉的對話』系列活動
2017-06-01
347
  • 無限的創造‧嶄新的開始:接任史前館的展望與期勉
  • 多元觀點不必然和平:評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與爭議歷史」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連續四週的高峰經驗
  • 啾愛媽咪 母親節快樂!!
2017-05-15
346
  • 舊香蘭遺址金屬器概述
  • 來下賓朗部落特展,我們一起編花一起分享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參與博物館動態價值的創造
  • 2017新北市考古生活節
2017-05-01
345
  • 我不在史前館,就在往史前館的路上
  • 塵歸塵,土歸土:淺談遺址墓葬與人骨教堂展示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好可愛的好佩服
  • 『童玩同樂節-2017一起到史前館』系列活動
2017-04-15
344
  • 可以帶回家的智慧導覽機:淺談史前館行動導覽App建置經驗」
  • 「Kamaroan i‘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在卑南遺址公園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急不來的學習
  • 《「日本人係由何處來?」徹底再現3萬年前之"實驗航海"》)
2017-04-01
343
  • 桌上的「臺灣史前冒險」
  • 世界少有的北方民族博物館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滿懷虔誠與謹慎之心
  • 探詢臺灣與沖繩的海路
2017-03-15
342
  • 隨你翻來翻去的考古文物3D資料庫!
  • 我在史前館的27年生涯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令人著迷的考古工作
  • New!智慧互動展示
2017-03-01
341
  • 博物館新體驗:鑽木取火
  • 觸摸世界: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之無障礙展示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魔鬼藏在細節裡的考古工作
  • 「故事報導營」!
2017-02-15
340
  • 讓愛飛揚在史前館:談偶像劇與博物館的相遇
  • 考古也能好好玩:參訪日本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無形與有形的遺址踏查
  • 3D考古文化APP
2017-02-01
339
  • 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臺灣櫻花鉤吻鮭的故事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本館建築理念:話說「空間軸」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零開始到滿滿收穫
  • 春節史前館賞紅藜花海 「藜不開你 」
2017-01-15
338
  • 臺東縣金崙遺址2015年考古發現
  • 凡製作過必留下痕跡,從微痕看陶器製作技術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每天都激勵我要學到更多!
  • 『博物館視障觀眾的服務需求』培力工作坊
2017-01-01
337
  • 「玉見臺灣」:從臺灣玉看見臺灣的歷史動力
  • 觸摸你我內心最柔軟的視界:2016年史前館友善平權的一小步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陶片陶片滿天下
  • 史前館打造台東市區唯一紅藜地景
2016-12-15
總筆數:293
每頁筆數:24
頁次: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