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發現史前電子報

~
總筆數:301
期數 當期主題 發行日期
344
  • 可以帶回家的智慧導覽機:淺談史前館行動導覽App建置經驗」
  • 「Kamaroan i‘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在卑南遺址公園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急不來的學習
  • 《「日本人係由何處來?」徹底再現3萬年前之"實驗航海"》)
2017-04-01
343
  • 桌上的「臺灣史前冒險」
  • 世界少有的北方民族博物館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滿懷虔誠與謹慎之心
  • 探詢臺灣與沖繩的海路
2017-03-15
342
  • 隨你翻來翻去的考古文物3D資料庫!
  • 我在史前館的27年生涯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令人著迷的考古工作
  • New!智慧互動展示
2017-03-01
341
  • 博物館新體驗:鑽木取火
  • 觸摸世界: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之無障礙展示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魔鬼藏在細節裡的考古工作
  • 「故事報導營」!
2017-02-15
340
  • 讓愛飛揚在史前館:談偶像劇與博物館的相遇
  • 考古也能好好玩:參訪日本兵庫縣立考古學博物館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無形與有形的遺址踏查
  • 3D考古文化APP
2017-02-01
339
  • 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臺灣櫻花鉤吻鮭的故事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本館建築理念:話說「空間軸」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零開始到滿滿收穫
  • 春節史前館賞紅藜花海 「藜不開你 」
2017-01-15
338
  • 臺東縣金崙遺址2015年考古發現
  • 凡製作過必留下痕跡,從微痕看陶器製作技術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每天都激勵我要學到更多!
  • 『博物館視障觀眾的服務需求』培力工作坊
2017-01-01
337
  • 「玉見臺灣」:從臺灣玉看見臺灣的歷史動力
  • 觸摸你我內心最柔軟的視界:2016年史前館友善平權的一小步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陶片陶片滿天下
  • 史前館打造台東市區唯一紅藜地景
2016-12-15
336
  • 藏品選介:卑南族男子短褲及護腿褲片
  • 卑南遺址公園外圍卑南遺址探討(二):卑南遺址公園外西側2008年發掘簡述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典藏庫大觀園走一遭
  • 「古物回潮-再現風華」主題設計競賽
2016-12-01
335
  • 絲路的沒落是唐朝的失能?還是氣候惹的禍!地質學家如此說……
  • 卑南遺址公園外圍卑南遺址探討(二):卑南遺址公園外西側2008年發掘簡述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史前陶片整理大功夫
  • 邀請偏鄉學童共同尋金.圓夢,共享國家級博物館學習資源
2016-11-15
334
  • 原住民青年藝術節下鄉-用展演跨越部落、連結新世代青年
  • 卑南遺址公園外圍卑南遺址探討(一):卑南遺址公園東南側2015年發掘工作簡述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將所學加以發揮的成就感之旅
2016-11-01
333
  • 簡介「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三件藝術創作
  • 快!卡比獸出現了!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參與在土地的故事
  • 105年度「代代學無涯」-創意代間教育活動
2016-10-15
332
  • 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霧林」畫作的故事
  • 反映/回應殖民歷史:時隔四十年的美國原住民藝術特展策展比較(下)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腦力與體力的碰撞
  • 「顏色的基因—色彩與文化特展」
2016-10-01
331
  • 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荷花芯窯址簡介
  • 反映/回應殖民歷史:時隔四十年的美國原住民藝術特展策展比較(上)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168小時的佈展馬拉松
  • GO!自然的神奇寶貝 史前館Pokehunt Tour
2016-09-15
330
  • 4000年前都蘭灣的穀類使用證據
  • 強颱來襲的小故事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走馬看花的過客升級為佈置展場的生力軍
  • 史前大冒險
2016-09-01
329
  • 一個專屬部落族人詮釋布展的特展─「戴著花環的人們:下賓朗部落特展」
  • 由3D科技於考古文物與保存維護應用:談史前館文物3D數位化作業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修羅160小時的部落特展特快車
  • 「游於藝-2016廣達小尖兵暑期研習營」
2016-08-15
328
  • 讓8月1日臺灣原住民日的意義真正發生!
  • 與世界接軌的文化遺產管理工作
  •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參與第三屆「聽‧說‧我們的故事──在地小小解說員培訓營隊」側記
  • 「小水滴探險趣」繪本創作營
2016-08-01
327
  • 「201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記實
  • 浙江省上林湖越窯遺址巡禮
  • 從熱蘭遮城日誌看荷蘭人尋金歷程中的原住民(下)
  • 「聽水的故事」特展開展
2016-07-15
326
  • 銜接、轉換與認同:簡介《穿上彩虹衣:館藏卑南族衣飾》
  • 暑假勇闖史前館,驚魂總動員
  • 從熱蘭遮城日誌看荷蘭人尋金歷程中的原住民(上)
  • 105年度多元文化月,分享東南亞豐富文化
2016-07-01
325
  • 安可曲:記「部落采風:第四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的展演與對話
  • 智人
  • 史前大魔王在哪裡
  • 201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2016-06-15
324
  • 追憶臺灣考古界大師宋文薰先生
  • 【考古‧生活‧趣】:記2016新北市考古生活節
  • 為國寶說故事:《獵人特訓班》製作特輯
  • 初夏夜探〜昆蟲夜間觀察
2016-06-01
323
  • 史前巨石、社會記憶與當代文化景觀──紀念宋文薰先生
  • 一起找路回家:博物館與原住民社群相偕而行
  • 為國寶說故事系列:玉匠(下)
  • 臺灣銀行與史前館攜手 協助偏鄉學童圓夢
2016-05-15
322
  • 博物館驚魂夜,好膽你就來!!
  • 尋寶傳奇:我看「尋找東方金銀島—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展覽
  • 為國寶說故事系列:玉匠(上)
  • 2016新北市考古生活節
2016-05-01
321
  • 傳承中的創新:簡介《Biru na Tminun Atayal:大安溪流域泰雅族織布技法書》
  • 用科學說歷史
  • 你,一生延續(下)隔世人
  • 史前館『同樂會-瘋起來』
2016-04-15
總筆數:301
每頁筆數:24
頁次: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