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為岩棺洗澡(上)─記2017年都蘭岩棺維護工作

文‧圖/葉美珍

前言

2019年8月史前館舉辦「文化╳科技:文化資產3D技術應用國際工作坊」,辦理兩天活動,其中第一天活動8月6日「東海岸遺址走動式工作坊」,筆者陪同工作坊與會學者及學員參訪都蘭岩棺及長光岩棺並作導覽,回想起2017年曾為兩座岩棺進行過清潔維護工作,此行也順道勘察岩棺的後續變化,在此略記當時維護工作。

臺東縣境存在於遺址現地之已知岩棺共有6座(註1),地理位置由南向北包括都蘭岩棺、和平岩棺、麒麟岩棺、白守蓮Ⅲ岩棺(註2)、奇崙山岩棺及長光岩棺等,存在時間大約距今3000至2000多年前。岩棺位置示意如圖1,岩棺各項狀況略有差異,6座岩棺的現地保存狀況評估如表1(註3)。

岩棺為大型石質容器,以鬆軟岩石雕鑿而成,5座為凝灰岩質,1座為集塊岩質,形式包括長方箱型及長方槽型兩種。長方箱型岩棺雕鑿突出於岩塊,雕出四面箱壁,其中底部雕鑿完整者有如大型石箱,可移動而異地擺置,形式最完整者為移離白守蓮遺址的白守蓮Ⅰ岩棺。留在現地的白守蓮Ⅲ岩棺亦屬箱型,但仍以大岩塊為底,80%體積已殘損。其他為和平岩棺、麒麟岩棺,形式與白守蓮Ⅰ岩棺類似,外表帶有凸鈕及凸帶結構,但底部修整較不完全,已殘損斷裂傾頹在遺址上。

另一類為雕鑿成凹入岩塊的長方槽型,包含都蘭岩棺、奇崙山岩棺及長光岩棺。前二者鑿於大岩塊上,而最晚出土的長光岩棺則鑿在更巨大的岩盤上,岩棺底端多帶排水隧道或圓穿。

綜合前述可知現地岩棺大多保存不佳,僅都蘭岩棺及長光岩棺保存狀態尚稱良好,是必須積極維護之標的物。其他4座岩棺都已殘損嚴重,尤其是奇崙山岩棺,除可能是一件未完成品外,所在的「集塊岩」體也處於自然崩解的狀態中。

圖1 臺東縣境6座現地岩棺位置圖

圖1.臺東縣境6座現地岩棺位置圖。

此外,岩棺所在位置涉及保存環境及參觀合適度,都蘭岩棺及長光岩棺位低緩階地,有便利道路可到達,而且周圍有適合活動空間。其他和平、麒麟、白守蓮Ⅲ號及奇崙山等岩棺位於較高階地或山坡,其中奇崙山岩棺更是緊鄰陡峭山崖,這類岩棺只能靠小徑迂迴步行到達,且其周圍亦無充裕空間可容人員活動。

岩棺所在之地主或管理者也是保存環境的一部份,都蘭岩棺為縣定都蘭遺址象徵性地標,受到公部門管理;長光岩棺所在地主相當支持岩棺保護工作,故兩者此項分數相同。綜合各項因數,長光岩棺及都蘭岩棺是其中保存較好、適合民眾參觀的岩棺,而兩座岩棺早已開放民眾參觀,屬於文化資產暨觀光景點。

                                                  表1.臺東縣境岩棺現地保存狀況評估表

遺址

形式

移動性

岩質

完整度

保存環境

可參觀度

都蘭

長方槽

X

凝灰岩

4

4

5

和平

長方箱

凝灰岩

2

2

1

麒麟

長方箱

凝灰岩

2

2

1

白守蓮Ⅲ

長方箱

X

凝灰岩

2

3

1

奇崙山

長方槽

X

集塊岩

2

3

1

長光

長方槽

X

凝灰岩

5

4

5

6座岩棺暴露於地表的時間,至少介於日治時期至廿多年前,表面普遍風化及遍布苔癬、地衣,不僅使岩棺體表變黑,更會加速風化,於是縣府委託本館就都蘭岩棺與長光岩棺進行表面清洗及加固(註4)。本期文章先介紹都蘭遺址及岩棺。

一、都蘭遺址及岩棺調查

圖2 都蘭岩棺位於都蘭聚落西北方農業區內

圖2.都蘭岩棺位於都蘭聚落西北方農業區內。

(一)遺址介紹

臺東縣定都蘭遺址(圖1)位於東河鄉都蘭村西北方約1公里的平緩海階地,公告範圍包括面積約3,500㎡的「岩棺區」及面積約2,827㎡的「石壁區」,成為都蘭遺址之代表區域,實際上遺址整體面積遠大於此。

都蘭遺址出土之石質遺留包含單石、石輪、岩棺、石壁等,其中單石(monolith)指具有人工雕鑿痕跡的石塊,可依外形簡單分為「有肩單石」和「有槽單石」;石輪則呈圓形厚實石塊中心帶圓孔之外型,或為「輪形單石」。

1995年臺東縣政府為管理、維護及規劃都蘭遺址古蹟,委託臺灣大學連照美、宋文薰教授進行考古試掘工作,以探測都蘭遺址範圍。經過該計畫之調查研究,連照美建議都蘭遺址應涵蓋「石壁群地點」、「岩棺群地點」、「單石─石板棺地點」、「葡萄園臺地」及「都蘭溪南北支上游間台地」等5處地點(註5),稍後本館人員於5處地點中的葡萄園臺地進行考古試掘工作。綜合各階段考古工作,初步推測都蘭遺址保存之史前遺留分屬繩紋紅陶文化(富山文化)、麒麟文化和卑南文化等不同文化期相。

圖版1 2016年底記錄都蘭岩棺狀況

圖版1.2016年底記錄都蘭岩棺狀況。

圖版2 都蘭岩棺外表呈現黑色

圖版2.都蘭岩棺外表呈現黑色。

(二)遺址及岩棺現況調查

岩棺位於都蘭遺址東側邊緣,所在岩塊露出部位長338cm、寬218cm、高64cm,現存體積內部長188.5cm(底部測量)、寬74cm、深56cm,岩棺走向N34°E。

岩棺主體保存尚稱完整,但其西側局部已斷裂,岩體表面布滿地衣及苔蘚而呈現黑綠色,成為岩棺保存的最大問題。此外岩棺所在環境也存在幾個隱憂,其一為來自西側高處的淤土將地面高度填至棺口,參觀步道順著地勢鋪排直抵岩棺邊緣,以致參觀者容易踩踏到岩棺的破裂部位;其二為岩棺長期處於無遮蔽狀態,受到風吹、日曬、雨淋;其三圍岩棺被密集雜林所圍繞,形成陰暗、潮濕容易滋生苔蘚黴菌的環境(圖版1-2)。

前面提到1995年臺大考古隊之試掘工作,該計畫曾就岩棺東北角排水口開一探坑,出土零星陶片及石器,此一發掘工作顯示岩棺所在地區於日治時期以來的農園開發中受到整地影響,遺物已被劇烈推鏟而零星散落。此外依筆者等1996年及2014年於都蘭遺址的考古工作,更加證實都蘭遺址其他區域已受到整地開發嚴重影響。

二、都蘭岩棺著生物現況勘查

都蘭岩棺屬公部門管理維護之大型文物,清理維護過程皆須評估後施行。其表面清洗為維護之第一步,可使器物呈現本來面目,清洗包括清除表面有害物質,如灰塵、汙垢、昆蟲、地衣、苔蘚,以及其他沉積物,以降低石質器物腐蝕因素的影響。事前須對清洗去除對象充分了解,認識其主要成分及物質,而使用工具及藥劑亦須評估,避免清理工作對文物造成負面影響。

都蘭岩棺長期暴露於自然環境,經工作人員初步檢視岩棺表面除風化、斷裂情形,亦有許多苔癬、蟲卵及地衣附著於上,在清理表面泥土及植物、蟲卵前,為確認地衣種類與防治步驟,邀請植生專家至岩棺現場勘查(圖版3-4)(註6)。

棺體著生苔癬較易去除,各式地衣不易去除且對石質傷害程度較大,因地衣(Lichen)是由真菌和藻類共生而成的複合生物體,地衣體內所含多樣且多量的酸性物質,會隨著地衣生理代謝結果,對於所附著岩石起著風化與分解作用,加速岩石分解粉碎成為砂粒的速率。

都蘭岩棺經發現有殼狀地衣與葉狀地衣、藍綠菌(圖版5-8)。殼狀地衣以共生菌的菌絲緊密附著於岩體,已經在岩體表面多處形成斑駁色塊;葉狀地衣以一些絨毛、假根附著於岩棺,所有地衣可經濃度95%酒精塗覆並清除;殼狀地衣所產生色塊使得該部位質地變得相當疏鬆,成粉末狀剝落。

由於地衣生長條件主要取決於水氣,而岩棺所在附近植物密佈,露水及雨水會使得該處濕度極大,因此首先進行岩棺體表清潔作業以及殺菌作業,再評估後續加固作業的可能性。

圖版3 植生專家勘查都蘭岩棺表面菌落

圖版3.植生專家勘查都蘭岩棺表面菌落。

圖版4 植生專家勘查岩棺表面

圖版4.植生專家勘查岩棺表面。

圖版5 都蘭岩棺附生殼狀地衣(一)

圖版5.都蘭岩棺附生殼狀地衣(一)。

圖版6 都蘭岩棺附生殼狀地衣(二)

圖版6.都蘭岩棺附生殼狀地衣(二)。

三、都蘭岩棺清潔滅菌

工作人員清理岩棺表面泥土及植物蟲卵,接著對著生之地衣進行殺菌作業,所有地衣經清水第一次清洗乾燥後,以濃度95%酒精塗覆,將滲入岩體表層的地衣菌絲進行滅菌,之後再以殺菌劑加強效果(圖版9-10),並長期觀察後續狀況,為利於記錄岩棺維護狀況,將岩棺表面四周分為A-D區,維護按編號順序進行。清潔後的都蘭岩棺顯出黃色凝灰岩顏色(圖版11)。

四、都蘭岩棺局部加固

清潔滅菌後,後續進行完整石質文物維護流程。為尋求戶外岩棺維護的最佳方式,工作人員先擇岩棺周圍同質石塊測試過後,再以岩棺之斷裂部位石塊,進行局部加固實驗,加固作業藥劑為矽酸乙酯(silicic acid ethyl esters)。

都蘭岩棺表面無泛出鹽份之白化現象,以紗布浸潤藥劑後敷貼試作部位,靜置1分鐘後取起紗布,重複3次施作(圖版12),兩周後顯微觀察岩體礦物鬆動程度已有所改善。

五、結語

都蘭岩棺清潔及局部強固後,筆者針對岩棺本體及保存環境向主管單位提出建議,其中岩棺本體因容易再度生長苔癬、地衣,須定期清潔維護。而在保存環境方面,重點在於盡量讓岩棺處於通風、易於乾燥的環境。

按都蘭遺址保存區內,都蘭岩棺位於參觀步道盡頭地勢較低陷之處,每遇降雨,雨水皆會自步道方向流向岩棺位置,使得土壤飽含水氣,致岩棺長時間處於過度潮濕狀態,加速其風化速度。故當時建議因岩棺周圍已經過開發擾亂而無原始堆積,可將泥土稍加清除,並順地勢引一排水道阻斷水流。這項排水道設施在考古人員監測且確定未影響遺址堆積之情況下完成。2019年8月初本館3D工作坊人員參訪時,岩棺旁排水設施早已運作,至於排水設施對於阻斷下雨水流以避免加速岩棺苔癬增生的效果,有待後續觀察(未完待續)。

圖版7 岩棺附生物分類與標示

圖版7.岩棺附生物分類與標示。

圖版8 岩棺附生殼狀地衣造成色塊

圖版8.岩棺附生殼狀地衣造成色塊。

圖版9 岩棺以濃度95%酒精浸潤殺菌

圖版9.岩棺以濃度95%酒精浸潤殺菌。

圖版10 殼狀地衣加強殺菌劑塗覆

圖版10.殼狀地衣加強殺菌劑塗覆。

圖版11 岩棺恢復凝灰岩顏色

圖版11.岩棺恢復凝灰岩顏色。

岩棺局部加固試驗

圖版12.岩棺局部加固試驗。

(註1):岩棺分布於東海岸花東縣境,花蓮縣宮下、新社等遺址亦存在岩棺。
(註2):白守蓮遺址記錄有3座岩棺,白守蓮Ⅰ及Ⅱ岩棺已移離遺址,其中重達5噸的白守蓮Ⅰ岩棺,展示於康樂本館山之廣場一樓廊道,白守蓮Ⅱ岩棺破裂嚴重,白守蓮Ⅲ岩棺留存現地。
(註3):評分1-5分,分數高者為優。
(註4):臺東縣政府委託本館,由筆者與同事吳意琳於2016-2017年執行之史前巨石文物保存維護計畫。
(註5):資料出自1996年連照美、宋文薰、李瑞宗《都蘭遺址考古學研究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22種。
(註6):邀請國立體育中學植生專家施炳霖老師勘查(已退休)。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兼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