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翻開臺灣史的第一頁,要從臺南開始

文‧圖/楊小青

南科考古館預計在112年6月20日推出「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展示內容主要聚焦於自然營力與人為開發如何影響臺南地區的環境變遷。本次特展之所以選擇臺南作為展示標的,在於臺南具有全臺灣獨一無二的地質條件、地理位置、歷史地位,可說是認識臺灣土地與生命的最佳起點。

南科考古館預計在112年6月20日-113年1月1日推出「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

南科考古館預計在112年6月20日-113年1月1日推出「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

曾文溪沖積扇特有的地質特性,是穩定又安全的生活環境

就地球46億年的歷史而言,臺灣島是一座非常年輕的島嶼,它的形成與造山運動息息相關。1,000萬年前開啟的蓬萊造山運動,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擠壓過程,地底的岩層因造山運動而產生褶皺與斷層,並逐漸隆起而露出地表。岩層一開始因斷層抬升成低矮平緩的台地,隨後地表的侵蝕作用讓平坦的台地成為了高低起伏的丘陵;在一次又一次的斷層隆升與地表侵蝕的作用下,丘陵最後成為高聳又險峻的山脈。如海拔最高的中央山脈,是臺灣島最早抬升的山脈,接續抬升的雪山山脈、西部麓山帶、丘陵台地,海拔高度依序下降。蓬萊造山運動最終讓臺灣成為一座具有崎嶇地形的島嶼。

相對於臺灣島千萬年的造山過程,臺南的地形演變年輕且快速。百萬年前開始活動的平溪斷層,隆起了西部麓山帶,其中關子嶺大凍山海拔1,241公尺,是臺南的第一高峰;大約 40 萬年前,中洲斷層的活動形成了新化丘陵;而數萬年前開始活動的臺南斷層,則擠出臺南台地。現今臺南的地形由東向西,從地形陡峭的西部麓山帶漸次轉變為新化丘陵、臺南台地到低平的海岸平原,宛如臺灣島造山過程的濃縮版。嘉南地區河流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曾文溪,就發源自沉積岩出露的西部麓山帶,下游沖積平原只沉積了細粒的泥沙,提供天然的農業耕作環境。每當暴雨來臨時,這裡也不會有臺灣其他地區常見的土石流災害,只有洪水的氾濫。對於世居於曾文溪沖積扇的人們而言,這是一個既安全又穩定的生活環境。從史前到現代,文化已經在此綿延5,000年。

臺南地區由東向西逐漸發展的斷層系統,依序推擠出西部麓山帶、新化丘陵及臺南台地(楊小青繪製)

臺南地區由東向西逐漸發展的斷層系統,依序推擠出西部麓山帶、新化丘陵及臺南台地(楊小青繪製)。

持續下陷的地理環境,臺南平原完整保留5,000年文化史

地層就像是一本事件紀錄本,每一層都記錄了地球過去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地質學家從地質鑽探取得的岩芯紀錄,解析自然環境的變化;考古學家則從埋藏在沉積層中的文物,了解過去人類的活動。文物和化石一樣,如果能保留在地層中、不被地表風化作用摧殘,就可讓後人一窺究竟。洞穴沉積層、山坡底部的崩積層,或是河流氾濫的沖積層,都是保留歷史遺跡的最佳地點。

臺南持續下陷的海岸平原就像一個天然的時空膠囊,是全臺灣少見能持續保留歷史遺跡的地方。原因在於活動頻繁的新營斷層位在臺南的海岸平原與丘陵之間,東側的丘陵持續抬升,而西側的海岸平原則大約以每年2-3毫米的速率持續下陷,因此河流帶來的沙質沉積物就可以層層往上堆積。如此,5,000年來人群生活遺跡與相關文物,就被連續保留了下來。此外,最近萬年才形成的臺南平原具有弱鹼性的地下水質,也是史前遺跡能保存下來的重要關鍵,因為弱鹼性的水質大大降低了磷酸鈣骨骼的分解速率,豐富的遺址生態遺留使考古學家得以進一步認識過去人群的飲食及體質特性。

利用沉積物的碳十四定年資料,推算臺南海岸平原在過去8%2C000年以來,大致以每年2-3 毫米的速率持續下陷(楊小青繪製)

利用沉積物的碳十四定年資料,推算臺南海岸平原在過去8,000年以來,大致以每年2-3 毫米的速率持續下陷(楊小青繪製)。

大航海時代的貿易樞紐地位,將臺南推上國際舞台

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的探險家與商人們在全球開發新的海上航路,建立連結東西方的貿易管道。臺灣位於連結東南亞與東亞海運的樞紐,是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與東南亞從事商業活動的最佳位置,加上曾文溪堆積出肥沃的臺南平原,非常適合梅花鹿的生存與農業的發展,使得臺南成為當時重要的貿易中心。為了強化農業生產力與交通運載力,荷蘭人引進了中國的黃牛與印尼爪哇島的水牛,漢人也帶來了水稻種植與蔗糖提煉技術。而玉米、番薯、馬鈴薯、番茄、番石榴、芒果、釋迦、菸草等農作物,以及含羞草、馬纓丹、阿勃勒、虎尾蘭、銀合歡等植物,也在這個時期被引進臺灣。這些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動植物,其實是在大航海時代的物種大交換中引進臺灣,終而成為臺灣人的生活日常及山野間常見的景觀。

在國際貿易的推波助瀾下,原來世居於臺南的人群,從自給自足的生計模式,發展出產業化的經濟生產型態。之後,濫捕野生梅花鹿導致數量大減,鹿皮的出口貿易也就此逐步沒落,而蔗糖的生產與出口則延續了數百年,不僅促使臺南的農業產業化,同時也奠定臺南在臺灣政經發展的歷史地位。

清乾隆年間的《番社采風圖─糖廍》描繪製糖作坊。
清乾隆年間的《番社采風圖─糖廍》描繪製糖作坊。大航海時代引進臺灣的甘蔗種植與製糖產業,
成為日後奠定臺南產業發展的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提供)。

(本文作者為南科館管理中心副研究員,特展「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策展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