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二)展示策略介紹

文‧圖提供/盧梅芬

策展策略簡介

筆者於前一期電子報〈「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一):展題介紹〉,已介紹「我是誰」?: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的策展緣起、展題意涵以及兩大主題(展區)的簡要內容,本期電子報想要分享一下兩大展區的策展特色。

第一個主題(展區)「我是誰?透過藝術創作,追尋文化歸屬與自我、促進社會改變的故事」,為了讓觀眾更能理臺灣解嚴後至1990年代初期,原住民想要回到部落重尋身分的困難與心理狀態,筆者特別選用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1904-1987)分析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所得出「英雄的旅程」模式,即創作者「想要回家、如何回去?每個故事,也是進入另一個未知世界的冒險旅程」的展示單元。

第二個主題(展區)「『我們是誰?何謂「臺灣文化」?《雄獅美術》與兩段藝術尋路故事」,特別企劃「你的名字?『被發現』的佳興部落雕刻師」展示單元,講述這些雕刻師的名字進入「公共視野」的歷程。

「想要回家、如何回去?」展示單元

神話學大師坎伯「英雄的旅程」模式,指出每個人都是人生旅程上接受試煉的潛在英雄。這趟旅程不僅「向外」,也可以是「內省之旅」,就像「我是誰」的身分追尋。主角通常會歷經一段「啟程→啟蒙→回歸」的旅程,在過程中克服挑戰、實現並超越自我。

這個展覽只選用了「英雄的旅程」模式的「啟程」階段,即如何跨越第一道關卡,回到部落。「啟程」(跨越第一道關卡)階段,其過程也很複雜,筆者整理如下表,讀者較容易理解。

以Yuma Taru尤瑪.達陸為例,她聽到的召喚包括:考入公務單位任典藏人員,負責織品的入藏、保存與購買;而第一次接觸到原住民織品,心中常有悸動,以及原住民社會運動的影響。而她毅然決然地辭掉公務人員鐵飯碗,母親震怒此「魯莽」行為,斷絕援助。這是母親的「拒絕召喚」。接下來的故事,就請觀眾到展場尋找了。

「英雄的旅程」之「啟程」階段
階段 簡要說明
平凡世界→冒險的召喚(現狀→召換) 英雄接到了一則神秘訊息、一個邀請或一場挑戰。
拒絕召喚 離開舒適圈,並不容易。自己可能一度拒絕召喚,或拒絕召喚的是家人。
遇見導師(支援出現) 英雄需要幫手,或許是哪位年長的智者。
跨越第一道門檻 有一個既危險又可以幫助他走得更遠的特殊條件。
英雄步出現狀或安穩,跨入未知的世界展開冒險。
1-1

神話學大師坎伯「英雄的旅程」模式,「啟程」階段,即如何跨越第一道關卡(曉宇宙博物館事務所製作、提供)。

「你的名字?『被發現』的佳興部落雕刻師」展示單元

1991年3月,在本土化時代背景下,《雄獅美術》雜誌推出「新原始藝術特輯」,認為原住民藝術是回頭探索臺灣文化的重要代表。《雄獅美術》發出省思,即從族群到創作者,尋找「手藝人」在哪?《雄獅美術》不僅報導他們,還評估可至臺北舉辦個展的「手藝人」,這是創作者個體與作品美學價值被重視的重要指標。

評估可至臺北舉辦個展的部分,當時佳興部落雕刻師沈秋大、賴合順及卑南族哈古皆受到重視。沈秋大有許多「精品」,讓人愛不釋手;但堅持不賣,寧可接受訂製。但77歲高齡已不太能雕刻太多作品。賴合順作品夠多又好,但缺少了一些「現代感」。哈古有別於以往的「原始雕刻」,具有明顯的現代雕刻風格;作品數量最多且風格完整,最終受邀至雄獅畫廊舉辦個展。

而佳興部落這些「被發現」且被珍視的雕刻師,有些作品其實已被一些博物館典藏。且早在日治時期以前,佳興部落就有雕刻師表現出優異的個人技藝與創意。但過去博物館看待原住民藝術的方式,主要是「族群」藝術,使這些作品的作者成為「無名者」。故特別展出佳興部落雕刻師「被發現」的過程。

這個過程分為日治時期、戰後及2010年代。從1900年開始講起,鳥居龍藏於1900(明治33)年2月第四次臺灣踏查,於潮州寫下「明天將上山到有『雕刻中心』美譽的Puntei社(佳興部落,今拼音為Puljetji)」,以及1920年代後期產業工藝政策如何促進小型立體人樣木雕的發展,其中立體寫實技巧特別突出的,主要出自佳興部落。接下來的「被發現」的過程,就請有興趣的觀眾到展場慢慢認識了。

1-2

佳興部落木雕歷史脈絡相關展示輸出(盧梅芬攝)。

結語

兩個主題(展區)因應不同的內容而有不同的策展策略。第一個策略希望觀眾可以感受到「英雄的旅程」這場「我是誰」的身分追尋,是普世性的,觀眾也可以反身思考自己的「英雄旅程」。

而第二展區不僅讓觀眾認識一段雕刻師被發現的歷史過程,並帶出館藏的木雕精品;也有著研究者(即筆者)做為一個藝術史研究者的期望,讓曾經的「無名者」,「你的名字」,清楚且精彩地進入「公共視野」。

1-3

展場之館藏佳興木雕精品(盧梅芬攝)。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