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博物館與學校的相遇:《花環與稻浪》族語戲劇展演(下)
從原著《笛鸛》小說到《花環與稻浪》族語劇本
上一期文章《博物館與學校的相遇:《花環與稻浪》族語戲劇展演(上)》,提到在《花環與稻浪》這齣族語戲劇中,以卑南族部落如何經歷不同外來人群的接觸過程,企圖呈現因文化差異帶來矛盾、衝突與和解的歷程。由於部落借重漢人的水稻農耕技術,但又不認同他們虧待女方的作為,在維護部落糧食溫飽與家庭觀念的兩難之間,族人如何以智慧化解僵局,就是這齣劇最耐人尋味之處。
相較於小說的文字閱讀,《花環與稻浪》劇本裡有人物對白、角色扮演、故事情節高低起伏帶來的戲劇張力,讓學生更能進入故事情境。由於知本國中以建和與知本為主要學區,這一帶有卑南、阿美、漢人與新住民共同居住,學校在發展鄉土文史課程時,以人口居多的卑南族文史為主。透過文史課程,學生從訪談、參與部落祭典活動等,得以於做中學瞭解卑南族saruma’enan一家人的概念、性別分工、男子年齡組織與會所制度運作等,以及部落組織如何從事文化傳承(祭儀、服飾、飲食、歌謠、舞蹈等),進而讓學生揣摩反思劇中人物性格、家人和族群間的矛盾與衝突等故事情節。總的來說,孩子們要將學校課程和部落生活所學融會貫通,再透過戲劇展演重現。
就如知本國中趙英喬老師指出,在《花環與稻浪》這齣劇中,「花環」代表卑南族,因卑南族的服飾、祭典或重要場合多出現花環,便以此象徵榮耀。「稻浪」意指漢人,由於漢人很會種水稻,在日本殖民時期帶著此一技術來耕作,所以被部落所接受。此外,花環具有多元的意思,而稻浪的大量且單一,就像是主流價值一般。也就是說,《花環與稻浪》企圖呈現多元和單一之間如何產生衝突和交融的故事。
從南島廳展示呼應課程內容
當學校實驗教育嘗試以戲劇啟發孩子學習的動能,也促成了戲劇文本、跨領域課程與博物館展覽的連結。在此一館校合作計畫期間,知本國中學生參訪本館,恰巧適逢518國際博物館日。我們循著南島廳「南島世界‧世界南島」展示主軸,透過「kita我們」、「理解」、「邊界」、「交換」、「溝通」與「認同」各單元,從海洋的視角重新省思臺灣原住民與世界上其他人群接觸的歷史過程,如何發展出豐富的文化樣貌。
特別是,我們從南島廳提及的卑南族神話傳說,進一步思考誰有權力書寫歷史?文獻歷史和部落口述的差異為何?展廳中的排灣族家屋橫樑和主柱形塑出「家」的意象,連結到《花環與稻浪》劇中卑南族saruma’enan 一家人的概念和漢人家庭有何不同?不同族群的家庭如何對待女性?從這些探討中去比較不同族群之間的差異與相同。而從學校實作課程中製作的劇場道具「火塘」,延伸思考在家屋或部落會所升起的火,經由共食與共作凝聚人們的情感且建立關係,也延續不同世代的血脈。透過本館南島廳多媒材的展示手法,讓學生們從多重感官體驗進入知識世界的探索與反思。
結語
本年度館校合作計畫融入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班的部落文史等跨領域課程,以本館南島廳常設展展示內容與物件引發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識與理解,結合108課綱引發培養學生在不同階段社會領域等課程的學習興趣與能力,並由知本國中學生以戲劇展演方式演繹《花環與稻浪》故事情節。
在教育部國教署與文化部走讀臺灣計畫的共同支持之下,本次館校合作計畫在今年(2023年)8月4日與5日於本館南島廳劇場,舉辦《花環與稻浪》族語戲劇展演暨戲劇教育分享會。藉由原著小說介紹、族語戲劇展演及舉辦戲劇教育分享會的形式,讓與會者從戲劇中不同時代背景下發生的故事,感受察覺因性別與族群差異所帶來的矛盾,族人在協商過程中如何化解衝突並接納彼此。
在戲劇展演後的分享會中,部落族語教師、青年會會長、學校師生等從不同角度,分享參與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困難挑戰以及意想不到的收穫與感動等。由於今年度本館、知本國中與臺東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中心的三方館校合作計畫的參與者,願意一起流汗耕作、克服困難、接受磨練,才能有如此豐碩飽滿的收成。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性別平權計畫承辦人)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南島文化專欄
-
考古探索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