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2023年史前館考古教育推廣活動回顧與反思

圖.文/康芸甯

2023年對於史前館考古團隊而言是極為忙碌而充實的一年,除了迎接康樂本館重新開館有許多幕後準備工作外,過去這一年更是馬不停蹄地接連辦理多項考古展示和教育推廣活動,所涉略議題不僅多元且面向廣泛,期許能夠吸引不同客群得以聚焦關注於考古知識,提升其對知識探究的熱情與動力,並且增進對於臺灣本土歷史軌跡的理解。礙於篇幅有限,無法詳盡列出全年度舉辦的活動,因此挑選其中筆者參與較多且認為別具意義的活動進行回顧與反思。

臺東出發 跨足中部臺灣

2023年於1月份年初之時,搭配本館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合作於臺中文化資產園區展出「考古.工具.人之都市考古的傳說」特展,考古團隊推出了小型運動會的競賽活動,邀請民眾使用作為考古工具的獨輪車競走及體驗史前捕獵手的射箭技能。

透過活動辦理及特展導覽,讓民眾和在地志工認識現今全面都市化的臺中在至少4800年前便有史前人類生活的足跡,從考古地層清晰可見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到鐵器時代的不同史前時代文化的堆積,由3D列印文物展現不同時期的陶器特色和代表性遺物。利用這次在臺中辦理活動的機會,讓西部民眾有機會認識遠在東部的史前館,也為彼時即將重新開館及更新後的臺灣史前史廳進行前導宣傳。

「考古.工具.人之都市考古的傳說」特展活動邀請時任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文資局長陳濟民及IP圖文創作者辛卡米克共同參與

「考古.工具.人之都市考古的傳說」特展活動邀請時任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文資局長陳濟民及IP圖文創作者辛卡米克共同參與。

體制內與體制外教育參與的可能

俗話說,教育必須從小紮根。2月時,史前館與花蓮羅山學堂合作辦理兒童考古營隊「2023羅山抱抱熊學者小小探險家:跟著阿伯去考古」,帶領村落孩子認識考古工作。本次參加的羅山學堂學員以國小和學齡前孩童居多,面對天真爛漫的小小朋友們,需要調整教學的方式及降低課程的難易度。

課程設計主要是從考古學從事地表調查、文物觀察再到發掘體驗工作,於過程中一步步灌輸考古學知識及文化保存的正確觀念,讓學員們體會到考古與生活密切相關而不致疏離,更多的期待是培養孩童對於自我生長土地上的認同感和對於家鄉的榮譽感。

史前館與羅山學堂合作辦理兒童營隊活動學習考古知識

史前館與羅山學堂合作辦理兒童營隊活動學習考古知識。

2月到5月之間,史前館也嘗試與正規教育體制下的校園機構合作,與國立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臺東高商)校長及教師群共同執行「SDGs永續發展跨界合作計畫」案。在臺東高商112年度國際交流計畫課程中,納入史前館展示更新的學習資源進行師生參訪與教學課程活動,將臺灣史前與南島文化議題融入既有的課程主題內容,透過學生學習內化後,再輸出形成英語導覽模式,向紐西蘭同年齡學生推廣臺灣文化內涵,藉此提升臺紐文化的交流與互動,並從中培育臺灣文化教育人才。

與臺東高商合作是史前館初次嘗試,雖然身為學生的「導師」確實感受到肩負重責的壓力,不免對於學生表現有所期待,但透過這次活動似乎也對年輕學子的想法更加瞭解,更多的是看見學生表現出的創意和主體性。期許本次的館校合作只是一個起點,未來能夠持續拓展深化。

臺東高商學生分組進行展廳導覽培訓

臺東高商學生分組進行展廳導覽培訓。

文化政策下展開年輕取向的教推活動

為培養藝文消費人口,達到文創產業振興發展目的,文化部催生「文化幣」點數概念,針對年齡層在18-21歲青年發放文化幣作為藝文消費折抵使用,期許建立藝文體驗及消費的生態圈。各博物館順勢推出各項活動鼓勵年輕族群藝文消費,史前館亦不例外,除了常見的門票優惠及手作體驗外,在熱門的暑假檔期接連推出「陽光、海灘,再加點巨石」、「困在時空裂縫中的考古學家」、「一日考古學家」等考古主題的教推活動。

「陽光、海灘,再加點巨石」活動構想以臺灣東部獨有的巨石文化為主題,邀請民眾前往東海岸探訪巨石遺址所在,包括卑南、都蘭、泰源、忠勇等眾多考古遺址,共辦理兩場次。為了號召年輕人走出戶外的動力,除了神秘的史前遺址踏查以外,活動也主打東海岸沿途海景風光與在地美食。果然,不只是文化幣持有者,就連一般民眾響應的呼聲也十分踴躍,更意外吸引知名作家劉宗瑀醫師帶著家人前來參與,並在活動結束後在社群平台力讚推薦。

「陽光、海灘,再加點巨石」活動帶領學員參訪長光岩棺

「陽光、海灘,再加點巨石」活動帶領學員參訪長光岩棺。

在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中,深夜時分博物館裡面的模型和標本都活動起來,讓人不禁好奇實際生活中博物館的夜晚會發生什麼事。利用有趣的情境設定,「困在時空裂縫中的考古學家—夜宿博物館解謎探秘」成功吸引不少年輕族群參加,活動設計以解謎為主,謎題都是扣合著史前史廳展場環境與展示內容所發想。巧合的是,活動辦理當天恰巧是農曆「鬼門開」的日子,讓觀眾身歷其境感受與平日不一樣的博物館氛圍。第二天活動則透過展廳導覽以及科技實驗室參觀等安排,與夜晚情景產生了強烈對比感,讓觀眾在心中對史前館留下深刻印象。

「困在時空裂縫中的考古學家—夜宿博物館解謎探秘」活動解謎

「困在時空裂縫中的考古學家—夜宿博物館解謎探秘」活動解謎。

因應考古團隊2023年在桃園進行的發掘工作,「一日考古學家」活動是在發掘現場辦理,讓學員們實際體驗考古發掘工作過程。學員在考古人員帶領下親手拿起工具進入探坑中參與發掘,不只要學習如何挖土、如何記錄出土資料、如何包裝遺物,在課程後半段也進入室內進行文物整理,在一連串考古作業流程之中全面瞭解考古田野工作的內容。

本活動每梯次名額只開放4名,即一般在單一探坑可容納的作業人數,共計辦理5個梯次,且為文化幣限定活動。所有參與過活動的學員莫不驚訝於原來臺灣不僅真的有考古工作,考古遺址遠比想像的數量更多,而且臺灣的歷史竟然可以追溯至3萬年前。這些完全推翻了他們過往的認知框架,更沒想到這次的考古發掘體驗竟然是「玩真的」!

「一日考古學家」活動中學員實際體驗考古發掘各項工作

「一日考古學家」活動中學員實際體驗考古發掘各項工作。

小結

過去曾有博物館教育研究指出(Hein, G. E., 2004),博物館展覽透過將抽象概念實體化,幫助學習者分析與解釋「在地」生命經驗,如此得以強化博物館與學習者間的經驗與情感連結。而對於正規的學校教育而言,博物館如同圖書館一般,應該作為學校「學習網絡」中的一部分。這個說法傳達出博物館存在的必要性,且由於博物館場域的獨特性,提供比學校更視覺與多元化的傳輸媒介,對於學習者來說,多了自由選擇的方式,學習意義和吸收效果甚佳,亦有助於推廣終身學習的概念。

然而,每次活動結束後也不免有所反思,以史前館來說,主要困境還是民眾觸及率如何突破的問題。例如這次文化部推出的文化幣政策,其立意良善,網路宣傳效果也很好,確實讓許多年輕族群有機會接觸新的文化領域與藝文活動,並且從中學習到如何善用資源與控管消費策略。然而在歷次活動辦理過程中,筆者與學員多次當面探詢,也瞭解到對於文化幣持有者來說,因為考量地利關係以及遠距活動的額外成本,畢竟是現階段的他們難以負擔的,因此大多仍會就近選擇所在地的藝文項目進行消費,這也無可厚非。

雖然辦理考古教育推廣活動一向辛苦,因為每每在活動中都可以體認到民眾對於考古學的想像經常帶有誤解,但是也由於博物館不斷推出新的活動,不論是自辦活動、與外部單位合作或者因應政策推動所舉辦的活動,從參與活動的民眾反應都可以看出,整體來說對於考古教育推廣仍有著正面提升的功效。所謂一步一腳印,堅持努力總能走出自己的路。

參考資料

「文化幣-關於文化幣」活動官網

葉長庚,2022。〈「考古.工具.人之都市考古的傳說」臺中特展參觀重點報你知!〉,《發現》史前館電子報479期

Hein, G. E., 2004. John Dewey and museum education.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47(4), 413-427.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