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一起走讀部落,實踐文化平權:記2021年「走讀嘉蘭」
起步走
2021年的走讀部落活動是我第二次協助辦理,原本是想透過去年走讀部落在布農族崁頂部落的經驗,為視障團體辦理一場部落體驗活動,想說採用類似的製作輔具流程以及類似的口述影像報讀部落環境,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然而這次「走讀嘉蘭」的活動,因為疫情上升到三級防疫,所辦的走讀部落活動不能再如去年走讀崁頂般辦理實際體驗活動,自然也就無法一對一帶著視障朋友走在部落的路上,細說體驗部落文化的氛圍。
那麼,2021年史前館想要透過「走讀嘉蘭」傳遞什麼主要的訊息?在以往,史前館辦理走讀部落的活動,會先以一個繪本故事作為體驗部落的出發點,所以討論將導讀《巴里的紅眼睛》繪本故事為基本認識排灣族文化。這則故事與嘉蘭有什麼連結?史前館的工作團隊希望走讀部落是以部落的想法為主,從Maljivel部落族人的角度又是怎麼看待這則故事呢?在與嘉蘭Maljivel部落族人討論後,如何帶領外地人來到嘉蘭,認識Maljivel部落文化,現場要呈現什麼,嘉蘭有什麼資源,Maljivel部落又是什麼樣的部落現況等等。
記得2021年4月,Maljivel部落的Masgesge馬斯老師聯絡了部落領袖帶著史前館的工作團隊來到了嘉蘭。先是來到了嘉蘭遊客中心旁廣場,這是認識嘉蘭7部落加上1聚落文化最好的場域,接著馬斯老師指引著我們一一上車。我驚呼著,哇塞,果然很部落,很久沒有這樣蹲坐在小型貨車的後面,這真的是部落常見的體驗。繃坐了一段說長不短的山路,我們下車勘察幾個重要地點,包括了金峰溫泉、納骨祠、奇拿奧勒舊遺址、金峰植物園區,最後來到了奇拿奧勒瀑布。在這裡馬斯老師說,這裡就是長輩記憶中與巴里有相關的地點,以及與部落祖靈連結的重要場域。
勘察完部落環境現況之後,馬斯老師說,能否藉由此次活動,能夠讓Maljivel部落的年輕人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他希望能夠達到部落裡常說的mata tulutulu共學的精神,同時也有傳承Maljivel部落文化的意圖。是的,史前館的工作團隊也是希望能在部落有族人能夠自行帶領傳承文化,希望能將史前館的活動累積經驗帶到部落,讓部落能夠透過自己的實踐,讓部落知識被外界看見。
經過與部落的討論之後,展開了雙方合作一起學習、一起實踐的過程。7月27日上午在嘉蘭Maljivel部落領袖家屋前辦理部落文化資產同意儀式,從patjumalje 祈福稟告、papigacalj 部落文化資產同意儀式、走讀計畫說明、簽署合作意向書、頒贈聘書及致贈信物等整個儀式採用部落傳統合作,在部落族人辦理各項祈福、儀式的程序,博物館團隊也在學習認識Maljivel部落敬重祖靈、長輩與延續文化、傳承知識的禮儀。那是一種學習謙卑尊重智慧的氛圍,唯有在充份得到祖靈的認可與長輩授權下,才能進一步學習知識與獲得智慧。就如辦理博物館與部落簽署合作意向的傳統儀式,這也如同現在社會大眾所談尊重智慧財產權的理念一致。
學習籌備
走讀部落原本活動的規劃是實際帶領外界朋友來到部落現地,進行環境解說與文化體驗的走讀活動。但是受疫情影響,因應政府防疫政策,在有限時間內緊急討論替代活動方案,決定改由線上直播走讀部落活動。讓這個小而美的部落開始學習如何以線上方式讓外界認識部落的文化,開始學習講部落故事,這確實需要一點時間陪伴,於是開始籌備培訓課程,這主要從兩個部分著手進行。
其一為學習故事繪本的導讀。部落選用《巴里的紅眼睛》這本書有關巴里的文本作為走讀部落的故事,這則故事雖然是排灣族共通的傳說故事,但是Maljivel部落的族人又是如何解讀它,需要先進行部落老人訪談,隨後確定了部落版本的在地故事為〈紅眼睛的巴里〉。在與部落討論後,決定採用通用設計的概念,讓視障者也能聽讀,以廣播劇加上簡報動畫的方式呈現,這樣可以在實際上接待各團體;接下來就是陪伴族人撰寫該版本的故事、地景人物的繪圖與各個角色扮演的錄音工作。
而在陪伴族人與部落共學的過程,大致分為三個區:1.向老人訪談學習傳統知識;2.族人學習部落與外界連結的各種行政與協調;3.青少年除了學習傳統知識外,就是學習呈現給外界在各個介面的製作。前面兩項有馬斯老師負責比較沒有問題,我們所要解決的是培訓青少年繪畫與錄音的工作。在培訓課程中,主要是讓部落青少年能夠有繪本整體架構的概念,再者就是讓他們知道故事與部落的關係。最後我們試著以簡單的圖畫,來觀察青少年的繪圖能力,找出其中繪圖能力好的,依照部落實景選擇故事需要,繪製故事背景圖,其他如人物角色就請年紀較小的學童來繪製。
由於距離走讀活動上線的時間很有限,還需要後製時間,深怕幾位學童畫不出來,於是我們事先下載繪圖線條簡單的動漫,列印幾張各種表情和姿態的人像,請學童臨摹繪製。或許是有天賦,小朋友在圖畫臨摹上都很有部落的特色。在錄音方面,邀請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的講師恩容講解一堂錄音說話語氣的概念,學童與青少年接過分配的角色情景開始錄製配音,大家都很認真地自然講出帶有在地說法的聲音,整體繪本廣播劇搭配著繪圖述說相當有特色。因為此次繪本導讀採用了結合簡報動畫和人聲錄音的廣播劇形式,所以實際面對面導讀繪本的技巧就留到下次有機會再學習了。其二為要學習如何呈現部落文化。關於線上直播走讀部落的形式,工作團隊與部落族人討論後,採用事先到訪部落現地拍攝重要文化地景,現場由部落領袖、主席或部落族人進行解說。第一堂課學習面對如何在有限的攝影畫面空間裡,口述部落傳統領域和重要文化地理位置。這部分用了視障者服務的口述影像與報讀的技巧,讓部落族人有了基本口述空間解說的認識。
接下來,拍攝影片的工作就要學習如何製作簡易的腳本。先前工作團隊與部落已討論幾個重要文化地景,由部落族人依照部落場景、文化主題、解說人員以及補充畫面或照片,逐項討論並撰寫腳本,接著與攝影師確認了拍攝的方式、時間與位置。拍完之後,還需要重覆確認影片內容,尤其是族語解說的部分,需要確認翻譯成華語文的正確性。在這裡族人也學習籌備拍攝影片的前置作業,拍攝影片時青少年也在詢問長輩的過程中學習傳統文化與部落遷移的知識。
所有的學習籌備過程,史前館工作團隊陪同Maljivel部落族人一起學習,讓部落兒童與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彼此之間的共通與差異,互相接納、欣賞與尊重,共享部落的權利與義務。我們相信部落有能力可以完成走讀部落的各項工作,學習尊重部落文化與傳統智慧,學習團隊內部互相照顧,學習分派適度能力指標的任務,學習一起成長的快樂。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史前館友善平權業務主要承辦人,2021年「走讀嘉蘭」團隊成員)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考古探索
-
話題 • 話語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