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一個遺落在臺東的建築瑰寶─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館建館立基的卑南遺址公園,前身為卑南文化公園,是本館於1990年2月為保存卑南遺址及展示現地遺址發掘成果,而推動設立現地遺址保存公園及遊客服務中心。
由於園區係建設在遺址之上,如何表現出與遺址共存之理念,即保護遺址卻又期望表達20世紀末之建設科技目的為設計之主題,因此當時不但全區配置、建築物造型設計乃至於材料之選擇等等,均再三檢討考量。最後決定本園區為一處野外蒼穹博物館,儘量保留地形地貌並維護遺址之完整,且公園在很淺的地表下層即蘊藏豐富的遺址,故須考量適當軟硬體型態,最後於1995年7月完成了這全區的敷地建築。
由展示廳往半戶外沙坑夜景。
空中步道夜景。
由眺望臺觀看展示廳。
該基地由臺灣中冶環境造形顧問公司整體規劃,不過似乎少有人提及遺落在這塊基地的遊客中心,其實是由日本知名建築家內藤廣(Naito Hiroshi)建築師所設計。由於日本建築師在臺灣並無所謂開業執照,故由臺灣開業建築師代為申請相關執照與建築法規的檢討。因此,館方於1995年卑南文化公園成立後,其實並沒有人知曉遊客中心背後所代表的是當代日本建築思潮最早深植在臺灣的作品。
在臺灣,多數人對於伊東豊雄、安藤忠雄及隈研吾等近年在本土公共建築博得許多媒體青睞的當代日本建築師有較多了解,但設計史前館遺址公園遊客中心的建築師內藤廣的名氣可能就顯得沒沒無聞。內藤廣先生於1950年出生於橫濱市,1981年成立內藤廣建築設計研究所,並曾任東京大學工學院研究所社會基盤學教授及副院長。其設計案在日本三重縣「海的博物館」(1992)及島根縣「島根縣藝術文化中心」(2005)都曾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項。而本館這棟由內藤廣設計唯一一棟在臺灣的建築作品,乍看感覺雖然並不起眼,但對於該建築師在此階段職業生涯的建築元素與理念似乎都不謀而合。
根據相關媒體早期記載,內藤廣建築師表示興建時不希望建築像「裝置藝術」般,而是希望能將建築融入於環境之中。並強調建築應該可以使用「循環材料」,如果是自附近自然環境取得,更能讓建築和環境之間有更強的連結。他舉日本以前風景中的房屋、田地、山林來比喻,「里山」的山菜、木材給居民食用、建築,成為生產綠地,而日本現在已經失去了這樣的「里山」。
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的遊客中心,主要由四段高差的3樓建築,順應遺址公園的山坡地建造,因此量體感並非如此巨大,而是一棟親和性極高的建築空間。據內藤廣先生說明,建築應和周圍環境緊密結合,例如清水模混凝土建築物使用附近取得的杉木餘木來做模板,連結建築物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因此本遊客中心外牆多以清水模及御影石漆噴漆牆面為主,屋頂以花旗松集成材及清水鋼模預力樑結構組成結構體,屋頂乃是氟碳烤漆不銹鋼屋頂瓦組成。建築材料的單純與單一,一直是該建築師的建築風格。
展示廳內部一隅。
展示廳賣店外觀。
展示廳入口。
本中心除了一般辦公空間,最主要的建築主體為展覽廳及透過空中廊道與坡道銜接不同的教育活動空間。整體來說,內藤廣建築師將建築設計融入「環境」,因此有許多過渡空間採取與環境植栽結合的半戶外空間設計,對於日照非常炎熱的臺東而言,此設計加強空氣對流並降低日照影響室內空間氣流循環。然而這種適用於高緯度乾燥環境的建築設計,出現在亞熱帶過度潮濕的環境上,便會與展示廳文物保存產生明顯衝突。由於戶外日夜溫差效應影響文物保存的恆溫控制,這使得該展示廳的文物陳列必須在微型環境去考量對文物維護的陳列設計,無法以室內人工空調去調節溫濕的恆常性,這些是遊客中心長年來在維護上需要面對的問題。
內藤廣建築師經常使用水平帶與因應物理環境的開窗,引進自然採光的概念。由於遊客中心利用集成材做大跨距造型樑的設計,不僅彰顯展示廳減少立柱的使用,同時弧形樑與鋼架所產生的韻律美學,透過人工照明也顯現了另外一種建築結構之美,內藤廣遍佈日本各地的建築作品也經常採用。但這一點,卻也造成集成材這類木構建築在臺灣公共建築消防規範的問題點。為取得公共建築消防使用執照,後來針對該中心的集成材屋架外部全面施作防火漆,整體建築在迎接公元兩千年到來前始得開放。
對於臺灣東部的公共建築來說,甚少有機會看到國外建築師的作品。史前館位於臺東火車站的遺址公園及位於康樂車站本館的建築,分別由日本(內藤廣 Naito Hiroshi)、美國(Michael Graves)有名建築師設計,對於臺灣在二十多年前的公共建築具有見證臺灣現代建築的時代意義。然而對博物館來說,如何活化空間,不僅反映在博物館的公眾活動上,同時在公共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名建築師所設計的建築亦可增加參觀率。遊客中心的建築體已歷經二十多年風吹日曬,如何將此建築永續並活化空間,是有待公部門共同思索的課題。
參考資料
龔婉如(譯)(民 93)。內藤廣。(原作者:Nikkei Architecture)。臺北市:五南。
石雪倫(譯)(民107)。世界知名建築師的15種提案風格:師法知名事務所成功得標的表現傳達方式。(原作者:守山久子)。臺北:麥浩斯資訊。
內藤廣建築事務所官網建築作品集。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